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由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所致,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之相关,通过妇科检查及病理检查诊断并同时行HPV检测,息肉通常手术切除,合并高危型HPV需进一步行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妊娠期女性手术综合考量,免疫低下人群需密切随访及加强免疫力提升。
一、宫颈息肉与HPV感染的相关性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多由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所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部分宫颈息肉患者可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因为HPV持续感染会引起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可能促使息肉形成,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宫颈息肉的发生可能与HPV感染引发的局部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
二、检测与诊断要点
1.妇科检查与病理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息肉,之后需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息肉性质,这是诊断宫颈息肉的金标准。
2.HPV检测:在诊断宫颈息肉时,同时进行HPV检测,了解是否存在高危型HPV感染。若存在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提示患者宫颈病变风险增高,需进一步评估宫颈情况。
三、处理原则
1.息肉切除:对于宫颈息肉通常采取手术切除,术后将息肉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有无恶变等情况。
2.高危型HPV感染的后续评估:若合并高危型HPV感染,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以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对于不同人群需区别对待,如妊娠期女性发现宫颈息肉,手术需谨慎,要充分考虑妊娠因素,避免对妊娠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有免疫低下病史等特殊人群,更应密切监测HPV感染及宫颈病变情况,因其更易出现HPV持续感染及相关病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发现宫颈息肉时,手术需综合考量妊娠阶段、息肉大小及症状等。若息肉较小且无症状,可暂观察;若息肉较大或有出血等症状,手术应选择在妊娠相对稳定阶段进行,操作需轻柔,避免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同时术后要加强孕期监测。
2.免疫低下人群:此类人群因机体免疫清除HPV能力较弱,更易出现HPV持续感染,在处理宫颈息肉后需更密切随访HPV及宫颈情况,加强免疫力提升相关措施,如合理作息、均衡饮食等,以降低宫颈病变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