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痢疾有肠道频繁腹泻呈黏液脓血便、左下腹隐痛或绞痛及里急后重,还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性痢疾肠道症状反复且有乏力消瘦等全身状况影响;儿童患痢疾症状较成人重易脱水电解质紊乱,老人症状不典型易乏力营养不良恢复周期长,有肠道基础病史人群患痢疾时原有肠道病变加重、症状更顽固病程延长。
一、急性痢疾症状表现
1.肠道症状
腹泻与粪便特征:急性痢疾患者多出现频繁腹泻,粪便性质多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十余次甚至更多,粪便中可见黏液、脓血混合,这是由于痢疾杆菌侵袭肠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所致。
腹痛:多数患者有腹痛症状,疼痛部位多以左下腹为主,呈隐痛或绞痛性质,是因为肠道炎症刺激引起肠道痉挛。
里急后重:表现为频繁的便意,但每次排便量少,这是由于直肠受炎症刺激,导致肛门坠胀感明显。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甚至更高,同时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这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所致。
二、慢性痢疾症状表现
1.肠道症状反复:病程超过2个月的慢性痢疾患者,会反复出现腹泻、黏液便,腹泻程度相对急性痢疾可能稍轻,但会间断发作,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修复与损伤反复交替。
2.全身状况影响:长期慢性痢疾可导致患者出现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因为肠道长期炎症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影响机体的营养状态和整体健康,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
三、不同人群痢疾症状特点
1.儿童:儿童患痢疾时,由于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腹泻频繁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症状可能较成人更重,除典型黏液脓血便、腹痛、发热外,可能更早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表现,需密切关注补液情况以预防脱水。
2.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和各脏器功能下降,患痢疾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等全身症状相对成人可能不显著,但肠道炎症对机体的消耗更易导致乏力、营养不良等情况,且恢复周期较长,需要注重营养支持和基础疾病的协同管理。
3.有肠道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有肠道基础病史(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的人群,患痢疾时,原有的肠道病变可能因痢疾杆菌感染而加重,腹泻、腹痛等症状可能更顽固,病程可能延长,需要加强肠道黏膜保护及针对基础病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