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头炎是龟头部因外伤刺激或感染等引发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因素有细菌、真菌、病毒感染,非感染因素包括局部物理刺激、包皮过长或包茎,类型有急性浅表性、念珠菌性、浆细胞性等且有相应表现,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病史必要时病原学检查,治疗分一般处理和针对病因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需注意清洁等、女性伴侣要双方同时治疗、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老年人要排查其他病变。
一、定义
龟头炎是指龟头部因外伤、刺激或感染等因素引发的炎症,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二、病因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体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因局部卫生不佳或外伤后细菌侵入所致。
2.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较为多见,常继发于糖尿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情况。
3.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等可引起相应类型的龟头炎症。
(二)非感染因素
1.局部物理刺激:如过度摩擦、使用刺激性清洁剂、避孕套过敏等。
2.包皮过长或包茎:易导致局部清洁困难,尿液、包皮垢等长期刺激引发炎症。
三、类型与表现
(一)急性浅表性龟头炎
多由局部摩擦、创伤或清洁剂刺激等引起,表现为龟头红斑、肿胀、糜烂、渗出,可伴有疼痛。
(二)念珠菌性龟头炎
常继发于糖尿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也可通过性接触感染,表现为龟头红斑,边缘清晰,上有小丘疹、疱疹,久之呈鳞屑状斑片。
(三)浆细胞性龟头炎
多见于中年男性,为单发或多发的局限性、浸润性、暗红色斑片,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有少许脱屑。
四、诊断要点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病史,如局部症状、是否有感染史等,必要时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明确病原体类型。
五、治疗原则
(一)一般处理
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刺激,暂停性生活等。
(二)针对病因治疗
感染性龟头炎根据病原体选用抗真菌、抗细菌或抗病毒药物等;非感染性者去除诱因,如处理包皮过长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多与包皮过长、局部卫生差有关,需注意清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处理包皮问题。
(二)女性伴侣
若女性有阴道炎等妇科疾病,易导致男性龟头炎复发,需双方同时治疗。
(三)糖尿病患者
因易反复发生龟头炎,需积极控制血糖,维持血糖稳定以降低炎症复发风险。
(四)老年人
需留意局部是否有其他病变(如肿瘤等),出现异常及时排查,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