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时幽门以上出血可致呕血颜色因量速不同血液入肠道成黑便;急性胃出血有头晕乏力心慌表现;长期慢性胃出血有贫血相关表现及原发病伴随症状;老年人代偿差症状易被忽视需关注生命体征,儿童胃出血少见多与先天畸形等有关要及时就医,有基础病史人群发生胃出血风险高需警惕。
一、呕血与黑便
胃出血时,若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血液可经口腔呕出形成呕血,出血量较多、速度较快时呕血颜色多为鲜红色,出血量较少则呈咖啡色;血液进入肠道后,经肠道消化作用,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粪便呈黑色柏油样便,这是胃出血较为典型的表现,是因为血液在胃肠道内经历了一系列消化代谢过程导致粪便颜色改变。
二、全身表现
1.头晕、乏力:急性胃出血时,因失血致循环血容量减少,机体外周循环血量不足,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相对减少,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症状,这是身体对失血的代偿性反应不足所致。
2.心慌:严重胃出血时,循环血容量急剧下降,心脏为维持基本供血需加快搏动,患者可感到心慌,若未及时纠正,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晕厥等更严重情况,是由于心脏为适应血量变化而调整搏动频率引发的感觉。
三、其他表现
1.贫血相关表现:长期慢性胃出血会导致机体失血,进而引起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活动后因氧气供应相对不足而出现气短症状,这是因为红细胞数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影响了机体各器官的氧供。
2.原发病伴随症状:不同病因导致的胃出血伴随症状不同,如由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胃出血多有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病史;若为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可能伴有肝硬化相关表现,像腹水、黄疸等,这是因为不同原发病有其自身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伴随症状。
四、特殊人群特点
老年人:机体代偿能力较差,胃出血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需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变化,因为老年人对失血的耐受程度低,微小失血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儿童:胃出血相对少见,多与先天畸形、严重感染等因素有关,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由于儿童身体机能尚不完善,对失血的反应更为敏感,需尽快明确病因并处理。
有基础病史人群:有既往胃病史(如胃溃疡、胃炎等)、肝病病史(如肝硬化等)的人群出现上述类似呕血、黑便等表现时,更应警惕胃出血的可能,因为这类人群本身存在胃肠道或血管等方面的基础病变,发生胃出血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