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是尿液含乳糜微粒致外观乳白色本质为淋巴液入尿,病因有丝虫病致淋巴管炎阻塞使乳糜液反流及腹腔病变压迫侵犯淋巴管,临床表现为尿液乳白色静置分层伴血尿等且长期可致消瘦营养不良,诊断靠乳糜试验阳性和淋巴管造影显淋巴管形态阻塞,治疗分针对基础病因的病因治疗及卧床休息等对症支持,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谨慎选方案,孕期女性治疗权衡对胎儿影响,有基础病者遵循原发病治疗原则助乳糜尿康复。
一、乳糜尿的定义
乳糜尿是指尿液中含有乳糜微粒,使尿液外观呈乳白色的病理状态,其本质是淋巴液进入尿液导致。
二、病因分析
1.丝虫病:是导致乳糜尿的常见病因,丝虫寄生在淋巴系统内,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管阻塞,致使乳糜液反流进入泌尿系统,从而出现乳糜尿,在丝虫病流行地区较为多见。2.腹腔病变:腹腔结核、腹腔肿瘤等病变可压迫或侵犯淋巴管,影响淋巴液正常回流,进而引发乳糜尿,例如腹腔结核导致淋巴管粘连、阻塞。
三、临床表现
1.尿液外观:尿液呈乳白色,可因乳糜含量不同呈现不同程度的乳白,如静置后有分层现象,上层为脂肪,下层有少量细胞和沉淀。2.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血尿,若合并感染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长期乳糜尿可导致患者消瘦、营养不良等。
四、诊断方法
1.乳糜试验:通过化学方法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乳糜微粒,若结果呈阳性则提示乳糜尿可能。2.淋巴管造影: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的形态、是否存在阻塞及阻塞部位,有助于明确病因及制定治疗方案。
五、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针对基础病因进行处理,如丝虫病引起者可使用抗丝虫药物;腹腔结核引起者需规范抗结核治疗;腹腔肿瘤引起者则根据肿瘤性质及分期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手术、化疗等。2.对症支持: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通过卧床休息等方式减轻症状,同时注意补充营养,纠正因乳糜尿导致的营养不良状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患乳糜尿时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2.孕期女性:孕期女性出现乳糜尿时,治疗需充分权衡对胎儿的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尽量减少对胎儿的不良作用。3.有基础疾病患者:本身患有结核、肿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乳糜尿的同时,要遵循原发病的治疗原则,确保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更好地促进乳糜尿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