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新生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全身症状有发热、精神状态改变、饮食改变。早产儿症状不典型,易有呼吸暂停、体温不升;有基础病史的新生儿感染后病情易恶化;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也需注意护理。
一、症状表现
1.局部症状:
鼻塞:新生儿鼻腔相对狭窄,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导致鼻塞较为明显,可表现为呼吸时鼻音重,严重时可能影响新生儿吃奶,因为新生儿吃奶时需用鼻呼吸,鼻塞会使其吃奶困难。
流涕:初期多为清水样鼻涕,随后可能变为黏液性或脓性鼻涕。这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鼻腔腺体分泌增加所致。
咳嗽:新生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呼吸道受到刺激可引起咳嗽,一般为刺激性干咳,若合并有气管、支气管炎症,咳嗽可能会加重且伴有痰鸣音,但新生儿不会咳痰,表现为喉部有痰响。
2.全身症状:
发热:新生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部分也可由细菌感染导致。病毒或细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出现发热症状。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体温波动较大,可能表现为低热或高热,低热时体温在37.5-38℃左右,高热时可超过38.5℃。
精神状态改变:新生儿患病后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若发热较高或感染较重,新生儿会感觉不适,从而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如原本活泼的新生儿变得不爱动弹、哭闹不止等。
饮食改变:由于鼻塞导致吃奶时呼吸不畅,以及身体不适等原因,新生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吃奶量较平时减少。
二、不同年龄及特殊情况的体现
1.早产儿: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较足月儿更低,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更易出现呼吸暂停、体温不升等情况。因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感染时呼吸调节功能更易受到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也不成熟,感染后体温难以维持正常,容易出现体温不升。
2.有基础病史的新生儿:若新生儿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病史,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由于感染导致发热、呼吸加快等,会加重心脏负担,可能使病情恶化,出现气促、发绀等表现,需更加密切观察其呼吸、心率等情况。
3.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通过母乳可获得一定的免疫球蛋白等抗体,但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仍需注意母亲的护理,母亲应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以保证母乳质量,同时要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如保持鼻腔清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