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发作时首要禁食禁饮、胃肠减压,积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胆源性胰腺炎针对胆道疾病处理,酒精性胰腺炎严格戒酒,用生长抑素等抑制胰液分泌,有感染迹象合理用抗生素,儿童患胰腺炎谨慎用药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兼顾基础病,妊娠期权衡母胎安全,恢复期逐渐恢复低脂低糖饮食并定期复查监测相关指标。
一、急性期处理
胰腺炎发作时首要采取禁食禁饮措施,以此减少胰液分泌,缓解胰腺自身消化。同时需进行胃肠减压,减轻腹胀,降低胰管内压力。积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保障机体基本生理需求,因为胰液持续分泌会加重胰腺炎症损伤,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会影响机体各器官功能。
二、病因治疗
胆源性胰腺炎:针对胆道疾病进行处理,若存在胆道结石等病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内镜下取石等相应治疗手段,因为胆道病变是引发胆源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解除胆道梗阻能从根源上减少胰腺炎复发风险。
酒精性胰腺炎:严格戒酒,酒精是诱发胰腺炎的重要因素,持续饮酒会不断加重胰腺损伤,导致炎症反复或加重。
三、药物治疗
抑制胰液分泌药物:可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此类药物能有效抑制胰腺外分泌,减轻胰腺自身消化程度,从而缓解胰腺炎病情。
抗生素使用:若有胰腺感染迹象时需使用抗生素,但应依据具体病原等合理选用,需避免盲目用药,以防造成菌群失调等不良后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胰腺炎时需谨慎用药,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等)及胰腺功能变化,因为儿童机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及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非药物干预更能保障安全。
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治疗过程中需兼顾基础病控制,避免治疗胰腺炎的药物对基础病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某些药物可能影响心血管功能或血糖代谢,需在医生综合评估下调整治疗方案。
妊娠期:患胰腺炎时要权衡母胎安全,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由于妊娠期生理状态特殊,用药需格外谨慎,需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保障母婴健康。
五、康复期管理
胰腺炎恢复期需逐渐恢复饮食,从低脂低糖流食开始,如稀粥等,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要避免高脂、高糖食物摄入,以防诱发胰腺炎复发。还需定期复查,监测胰腺功能(如淀粉酶、脂肪酶等指标)、血常规、腹部影像学等,观察病情恢复情况及有无复发迹象,以便及时调整后续治疗及生活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