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出血量是关键,成人短时间超量可引发失血性休克等,儿童因血容量少少量胃出血也易现循环衰竭,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量大速快易病危,消化性溃疡基础上的胃出血面积大或老年等易汹涌进展,老年各脏器功能减退耐受差易恶化,儿童血容量小应激弱进展更迅速,有特殊病史人群失血会加重心肺负担致病情恶化。
一、胃出血的出血量与病危关联
胃出血的出血量是关键因素。当成人短时间内胃出血量超过1000ml时,就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此时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表现,若不能及时纠正,进一步可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如脑灌注不足会引起意识障碍,肾脏灌注不足可致少尿或无尿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进而使病情恶化至病危。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血容量相对成人更少,较小量的胃出血也可能快速引发循环衰竭等严重情况,增加病危风险。
二、基础疾病对胃出血病情的影响
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此类患者的胃出血往往出血量大且速度快。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血管压力高,出血难以自行停止,会持续大量失血,短时间内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等严重状况,病情进展迅速,极易恶化至病危。比如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发生胃出血时,往往需要紧急处理来控制出血,否则很快会出现生命危险。
消化性溃疡基础上的胃出血:若患者本身消化性溃疡面积大、血管受侵犯严重,出血也可能较为汹涌。尤其是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机体代偿能力弱,胃出血后病情变化快,容易发展至病危。而年轻患者若消化性溃疡出血未得到及时控制,大量失血同样会使病情恶化。
三、不同人群胃出血病危风险差异
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对失血的耐受能力差。胃出血后,机体难以有效代偿血容量的丢失,更容易迅速出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从而使病情快速恶化至病危。例如老年患者胃出血后可能很快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精神萎靡等表现,提示病情危重。
儿童人群:儿童血容量小,胃出血后血液循环快速受到影响。而且儿童的应激反应相对较弱,一旦发生胃出血,病情进展比成人更迅速,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出现循环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需高度重视,及时救治以避免发展至病危。
有特殊病史人群:比如本身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胃出血导致的失血会进一步加重心肺负担,使心肺功能急剧恶化,增加病危风险。像有冠心病的患者,胃出血引起的休克可能诱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事件,从而使病情恶化至病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