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头跖疣由人乳头瘤病毒经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上皮细胞致异常分化增殖,足底皮肤受压迫、摩擦、多汗等易促发,常见HPV-1亚型;症状初起细小发亮丘疹渐增大成胼胝样斑块等,表面粗糙有角质环及小黑点,行走受压痛;好发于足底承受压力处;诊断依典型表现,必要时组织病理检查;需与鸡眼、胼胝鉴别;治疗有物理治疗(冷冻、激光、电灼)及局部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不共用物品、保护皮肤避免外伤。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指头跖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发,HPV经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上皮细胞,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增殖。足底皮肤常受压迫、摩擦及多汗等因素易促发该病,常见HPV亚型包括HPV-1等。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初起为细小发亮丘疹,渐增大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因受压成淡黄色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周围绕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后见疏松角质软芯及小黑点(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行走或受压时有疼痛感。
2.好发部位:主要在足底承受压力处,如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初步诊断,必要时通过组织病理检查明确。
2.鉴别诊断:需与鸡眼、胼胝鉴别。鸡眼压痛明显,表面光滑,边界清,角质栓圆锥状嵌入皮内;胼胝为局限性角质肥厚,表面平滑,皮纹清晰,无明显自觉症状。
四、治疗
1.物理治疗:
冷冻治疗:利用低温使疣体坏死脱落,适用于数目少的跖疣,治疗后需注意局部清洁防感染。
激光治疗:通过热能破坏疣体组织,用于较大或顽固跖疣,术后要护理创面防感染。
电灼治疗:用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去除疣体,操作需谨慎。
2.局部药物治疗:可外用维A酸类药物等,需遵医嘱,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皮肤娇嫩,治疗慎选方法,优先温和方式,如小疣体可观察,需治疗选皮肤损伤小的方法,避免儿童搔抓致自身接种传播。
2.孕妇:治疗需权衡利弊,优先选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方式,如局部保守治疗,需妇产科与皮肤科医生共同评估。
3.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低且伤口愈合能力可能受影响,治疗后密切关注局部创面,防感染,必要时积极控血糖促创面恢复。
六、预防措施
1.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避免足部长期潮湿。
2.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防交叉感染。
3.保护足部皮肤,避免外伤,足部微小破损及时处理,降低HPV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