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是一组双链DNA病毒分高危低危型,传播途径有性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感染后高危型多无症状或进展为癌前病变,低危型常现外生殖器疣状赘生物,检测可通过核酸及细胞学检查,预防可接种疫苗、安全性行为、保持免疫力,女性需定期宫颈癌筛查,男性注意个人卫生,孕妇感染需密切监测并评估分娩方式。
一、HPV基本概况
HPV(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组双链DNA病毒的统称,已发现超200种亚型,根据致病性差异分为高危型与低危型。高危型如HPV16、18等持续感染可引发宫颈癌、肛门癌等恶性肿瘤;低危型如HPV6、11等主要导致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
二、传播途径
1.性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无保护性行为时,HPV可通过皮肤或黏膜接触在性伴侣间传播。
2.密切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病变部位或污染物可造成传播,如接触被污染的毛巾、衣物等。
3.母婴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感染HPV的产道可被感染。
三、感染后的表现
1.高危型HPV感染: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部分高危型持续感染数年可进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若未及时干预,进一步发展可能引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2.低危型HPV感染:常在外生殖器部位出现疣状赘生物,如生殖器疣,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淡红色小丘疹,逐渐增大呈菜花状、乳头状等。
四、检测方法
1.核酸检测:通过采集宫颈或其他病变部位细胞样本,检测是否存在HPVDNA,可明确具体亚型。
2.细胞学检查:如宫颈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用于评估宫颈细胞是否因HPV感染发生异常变化,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癌前病变。
五、预防措施
1.接种HPV疫苗:目前有二价、四价、九价疫苗,分别针对不同亚型,可有效预防相应HPV感染,建议符合接种年龄的人群尽早接种。
2.安全性行为:性生活中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HPV传播风险,但不能完全杜绝,因HPV可感染安全套未覆盖的皮肤黏膜部位。
3.保持良好免疫力: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有助于维持机体免疫力,帮助清除部分HPV感染。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女性: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TCT联合HPV检测),尤其是有高危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高危因素的女性,以便早发现、早干预癌前病变。
男性:虽较少出现HPV相关严重病变,但也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若外生殖器出现异常赘生物等表现,应及时就医。
孕妇:孕期发现HPV感染需密切监测,部分孕妇感染HPV可能在分娩时传染给胎儿,分娩方式可在医生评估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