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前要进行全面身体检查,严重心肝肾疾病者不宜引产,还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引产过程包括药物引产(孕3个半月多采用羊膜腔内注射药物,不同孕妇反应不同)和胎儿排出;引产后要观察阴道出血等情况,休息2-4周并加强营养;高龄孕妇引产后要更注意休息营养等,有基础疾病孕妇引产前要严格评估,引产后要监测基础疾病。
一、引产前准备
1.身体检查:引产前需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B超等检查,以了解孕妇身体状况及胎儿情况,若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不宜引产;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身体状况不同,年轻孕妇身体耐受相对较好,但也需确保各项指标正常,高龄孕妇则更要严格评估身体能否耐受引产过程。
2.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会向孕妇及家属详细告知引产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并发症等情况,孕妇及家属需充分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引产过程
1.药物引产:孕3个半月时多采用羊膜腔内注射药物的方法引产。医生会在超声引导下,将药物注入羊膜腔内,一般注入依沙吖啶等药物,注入药物后孕妇会出现宫缩,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一定时间,通常数小时到1-2天不等,宫缩会逐渐加强,促使胎儿排出。不同孕妇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年轻孕妇身体状况较好,可能宫缩发动相对顺利些,而年龄较大或有过多次流产史等情况的孕妇,宫缩发动可能相对缓慢些。
2.胎儿排出:随着宫缩逐渐加强,子宫颈口扩张,胎儿会逐渐通过阴道排出体外。在胎儿排出过程中,孕妇会有较为明显的腹痛等感觉,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及产程进展情况。
三、引产后护理
1.身体观察:引产后需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子宫收缩情况等,一般引产后会有一定量阴道出血,若出血过多需及时处理;对于不同年龄孕妇,产后身体恢复情况不同,年轻孕妇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关注子宫复旧等情况。
2.休息与营养:引产后孕妇需充分休息,一般建议休息2-4周左右,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促进身体恢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引产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更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补充,密切观察身体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因为高龄孕妇身体各机能有所下降,引产对身体的影响相对更大。
2.有基础疾病孕妇:如有心、肝、肾等基础疾病的孕妇,引产前需更严格评估病情,引产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在身体恢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加重基础疾病的因素,如合理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遵循医生对于基础疾病治疗和护理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