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痢疾有发热(多数患者体温可高达39℃左右,儿童更易高热)、肠道症状(左下腹阵发性绞痛的腹痛、十余次甚至数十次排便的腹泻且转为黏液脓血便、有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的里急后重);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有休克表现(面色苍白等)、脑型表现(烦躁不安等)、肺型表现(呼吸急促等);慢性细菌性痢疾有病程超2个月的反复发作腹痛、腹泻,大便可呈黏液状或稀便等。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一般为发热先于肠道症状出现,这是因为痢疾杆菌感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儿童相对成人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可能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病原体的反应更为强烈有关。
2.肠道症状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疼痛程度不一,一般为阵发性绞痛。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刺激,导致肠道平滑肌痉挛引起。儿童腹痛时可能表现得更为哭闹不安,因为儿童对疼痛的表达相对较直接。
腹泻:起病初期多为稀水样便,随后可转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这是因为痢疾杆菌侵袭肠道黏膜,引起黏膜炎症、坏死和溃疡,导致肠道分泌增加、黏膜出血等,从而出现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的表现。不同年龄段腹泻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腹泻次数多者更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
里急后重:患者有明显的肛门坠胀感,总是有排便不尽的感觉。这是因为直肠受炎症刺激,导致直肠括约肌频繁收缩所致。
二、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1.休克表现: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四肢冰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这是由于痢疾杆菌产生的内毒素等物质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儿童因为自身代偿能力相对较弱,休克症状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密切监测。
2.脑型表现:表现为烦躁不安、惊厥、昏迷、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是因为脑部微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进而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儿童脑型中毒型痢疾病情变化迅速,需要紧急处理以减轻脑损伤。
3.肺型表现: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等,严重时可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肺微循环障碍,导致肺部病变。
三、慢性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1.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病程超过2个月,患者会出现间歇性的腹痛、腹泻,大便可呈黏液状或稀便,有时可伴有黏液脓血便。这是因为肠道炎症处于持续或反复发作状态,肠道黏膜持续受到损伤和修复的过程。对于有慢性病史的患者,需要长期关注肠道功能变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因饮食等因素影响发作频率,比如长期饮酒、饮食不规律者可能发作更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