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蛔虫病是由似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引发的常见寄生虫病经口吞入感染性蛔虫卵致病病因是摄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致幼虫移行至肺再回消化道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肠道可致脐周隐痛等消化道症状及儿童异食癖等并发症有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诊断靠食入不洁食物或吐排虫史及粪便检蛔虫卵治疗用阿苯达唑等驱虫及并发症需相应处理预防要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粪便管理并关注特殊人群卫生监管。
一、定义
肠蛔虫病是由似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主要通过经口吞入感染性蛔虫卵致病。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人体感染蛔虫主要是因摄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蛔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出幼虫,幼虫钻入肠壁静脉或淋巴管,经循环系统移行至肺,再经气管、咽部返回消化道,最终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二)发病机制
蛔虫在肠道内寄生可引起肠道黏膜机械性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成虫的代谢产物等可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毒性反应。
三、临床表现
(一)成虫寄生肠道时的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多为脐周隐痛,疼痛无定时,不伴腹肌紧张和压痛;还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部分儿童可出现异食癖,如喜食泥土、纸张等。
(二)并发症表现
1.胆道蛔虫症:是常见的并发症,蛔虫钻入胆道可引起突发性右上腹钻顶样疼痛,疼痛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疼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如常人。
2.肠梗阻:多见于儿童,蛔虫扭结成团阻塞肠道可引起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
四、诊断
(一)病史
有食入不洁食物史,或有吐虫、排虫史。
(二)实验室检查
粪便涂片或饱和盐水浮聚法可检测到蛔虫卵,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五、治疗原则
(一〕驱虫治疗
常用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等,通过抑制蛔虫对葡萄糖的摄取,使蛔虫能量耗竭而死亡,达到驱虫目的。
(二)并发症治疗
对于胆道蛔虫症需解痉止痛、驱虫治疗,必要时需外科手术;肠梗阻者需根据病情采取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六、预防
(一)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
(二)环境卫生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粪便污染环境,减少蛔虫卵传播机会。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由于卫生意识和习惯相对较差,更易感染,家长需加强对儿童的卫生监管;孕妇感染蛔虫病时需谨慎用药,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安全的驱虫方式;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较弱,也需注重饮食卫生,预防蛔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