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常见病因包括胆道疾病、过量饮酒等,症状是突发中上腹剧烈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等,诊断靠血液中淀粉酶等升高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一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慢性多由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等致胰腺慢性损伤纤维化,症状有反复发作上腹痛、消瘦等,治疗针对病因并补充胰酶;预防要避免过量饮酒等,老年人应定期查腹部超声等,儿童胰腺炎少见与先天等相关需注意避免诱因及时就医。
一、胰腺炎的定义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可分为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两种主要类型。
二、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情况
(一)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胆道疾病(如胆石症等)、过量饮酒、暴饮暴食、胰管阻塞等。例如,胆道结石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进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二)症状
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多位于中上腹,可向腰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休克等表现。
三、慢性胰腺炎的相关情况
(一)病因
多由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长期酗酒、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胰腺组织慢性损伤与纤维化。
(二)症状
常见症状有腹痛(多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消瘦、脂肪泻等,患者因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可能出现消化吸收不良的情况。
四、诊断方法
(一)血液检查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升高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血糖升高、血清淀粉酶轻度升高等情况。
(二)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CT等检查可帮助观察胰腺形态、有无胰管扩张、结石等情况,对胰腺炎的诊断与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五、治疗原则
(一)急性胰腺炎
一般采取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胰液分泌,通过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抑制胰酶分泌的药物等进行支持治疗。
(二)慢性胰腺炎
需针对病因治疗,如戒酒、治疗胆道疾病等,同时要注意补充胰酶以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腹痛等症状。
六、预防措施
(一)生活方式
避免过量饮酒,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二)疾病预防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如及时处理胆石症等,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胰腺健康状况。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胆道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等检查,早期发现胆道问题,同时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酗酒等不良习惯,降低胰腺炎发生风险。
(二)儿童
儿童胰腺炎相对少见,多与先天胰管畸形、感染等因素相关,家长应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可能导致胰腺损伤的诱因,如不合理的用药等,若儿童出现腹痛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