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穿孔是胃溃疡病情进展致胃壁全层破损、胃内容物漏入腹腔的病理状态,病因包括未有效控制的胃溃疡及长期不合理饮食、长期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诱因,临床表现为突然上腹部剧烈疼痛并迅速扩散至全腹、伴恶心呕吐等,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立位腹X线等辅助检查,治疗通常需外科手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期女性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阐释
胃溃疡穿孔是胃溃疡病情进展至严重阶段的并发症,指胃溃疡病灶处胃壁被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不断侵蚀,最终导致胃壁全层破损,胃内的内容物(如胃液、食物残渣等)漏入腹腔的病理状态。
二、病因分析
1.胃溃疡未有效控制:胃溃疡患者若未接受规范治疗,胃酸持续刺激溃疡部位,使溃疡逐渐加深,当穿透胃壁全层时便引发穿孔。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不合理饮食(如高盐、辛辣饮食等)、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破坏胃黏膜屏障、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胃溃疡难以愈合并向穿孔方向发展。
三、临床表现
1.剧烈腹痛:患者多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呈刀割样或烧灼样,随后疼痛迅速扩散至全腹,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可伴有腹部肌肉紧张。
2.伴随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若穿孔后未及时处理,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相关表现,如血压下降、精神萎靡等。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既往胃溃疡病史、近期饮食及用药情况等。
2.体格检查:查体可见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肌紧张呈板状腹等典型腹膜炎体征。
3.辅助检查:立位腹部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此为胃溃疡穿孔的典型影像学表现;腹部超声可发现腹腔内游离积液等情况;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感染征象。
五、治疗要点
通常需外科手术治疗,如穿孔修补术等,通过手术封闭穿孔部位,阻止胃内容物继续漏入腹腔,避免腹腔感染进一步加重。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复杂手术的患者,可考虑单纯穿孔缝合术,但术后仍需积极治疗胃溃疡原发病。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生胃溃疡穿孔时,手术耐受能力相对较弱,需充分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手术前后需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儿童:儿童胃溃疡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穿孔,病情进展迅速,需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手术,且术后恢复过程中要注重营养支持,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营养对恢复至关重要。
3.孕期女性:孕期发生胃溃疡穿孔时,需兼顾胎儿安全,手术操作要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术后用药需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密切观察胎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