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可能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不良后果,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女性、有特殊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人群患胃溃疡时各有特点,严重程度受不同因素影响,如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延误治疗,儿童胃溃疡影响生长发育且用药需谨慎,女性特殊生理期用药受限,特殊生活方式人群病情难控,既往病史人群治疗更复杂。
一、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1.出血:胃溃疡部位的血管受到侵蚀时可能引发出血,小量出血时患者可能仅有大便隐血阳性,而大量出血时可出现呕血、黑便,严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有10%-25%的胃溃疡患者会发生出血并发症。
2.穿孔:溃疡穿透胃壁全层可引起穿孔,急性穿孔时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呈刀割样或烧灼样,很快扩散至全腹,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弥漫性腹膜炎,甚至感染性休克。据统计,胃溃疡穿孔的发生率约为1%-5%。
3.幽门梗阻:幽门附近的胃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可导致幽门梗阻,患者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为宿食,伴有酸臭味,长期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一般在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幽门梗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胃溃疡也可发生,约占胃溃疡患者的2%-4%。
4.癌变:虽然胃溃疡癌变的发生率较低,一般在1%以下,但对于长期不愈、年龄较大(如50岁以上)、溃疡顽固不愈的胃溃疡患者仍需警惕癌变可能。
二、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影响
1.老年人:老年人胃溃疡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常无明显腹痛,而以呕血、黑便等出血表现为首发症状较多见,且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相对迟钝,病情变化往往较为隐匿,容易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的风险更高。
2.儿童:儿童胃溃疡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等因素相关,儿童胃溃疡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及时诊断和治疗,且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更安全的方式。
3.女性:一般来说,在发病机制等方面与男性无明显本质差异,但女性在特殊生理期(如孕期)发生胃溃疡时,治疗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用药选择受限更多,需更加谨慎权衡利弊。
4.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患胃溃疡的风险较高,且病情可能更难控制,因为吸烟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酗酒会直接损伤胃黏膜,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胃溃疡的严重程度,延缓溃疡的愈合。
5.有既往病史人群:若患者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需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则服用NSAIDs会增加胃溃疡发生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此类患者发生胃溃疡相对更严重,因为基础疾病的存在会使治疗更加复杂,需要在治疗胃溃疡的同时兼顾基础疾病的用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