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新生儿肠胀气,可从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使用襁褓或侧卧以及就医评估等方面入手。调整喂养方式包括母乳喂养时母亲注意饮食和正确含接姿势,人工喂养时选合适奶嘴和及时拍嗝;腹部按摩要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用柔软襁褓适当包裹或让清醒且有人监护的新生儿侧卧;若肠胀气伴频繁呕吐等严重情况或早产儿出现肠胀气需及时就医。
一、调整喂养方式
1.母乳喂养调整:
母亲需注意饮食,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西兰花等,因为这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通过母乳传递给新生儿,导致肠胀气。例如,有研究表明,母亲摄入大量豆类后,新生儿出现肠胀气的概率可能增加。
喂养时要确保正确的含接姿势,让新生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防止吸入过多空气。新生儿在吸吮过程中如果含接不好,就容易吸入空气,从而引发肠胀气。
2.人工喂养调整:
选择合适的奶嘴,奶嘴的孔大小要适中,避免新生儿在吃奶时吸入过多空气。孔过大时,奶流速过快,新生儿容易吞入空气;孔过小时,新生儿需要用力吸吮,也会吸入较多空气。
喂完奶后要及时拍嗝,将新生儿竖抱,头部靠在母亲肩上,轻拍其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的空气,一般每次拍嗝5-10分钟左右。
二、腹部按摩
1.按摩方法:
让新生儿仰卧,家长温暖双手后,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新生儿腹部,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时间约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顺时针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有研究显示,定期进行腹部按摩的新生儿,肠胀气情况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按摩时要注意新生儿的反应,如果新生儿出现不适哭闹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按摩。
三、使用襁褓或侧卧
1.襁褓包裹:
用柔软的襁褓适当包裹新生儿,模拟子宫内的环境,给新生儿一定的安全感,同时也可以使新生儿的腹部受到一定的压力,有助于肠道气体的排出,但要注意包裹不宜过紧,以免影响新生儿呼吸和肢体活动。
2.侧卧姿势:
在新生儿清醒且有人监护的情况下,可以让新生儿采取侧卧姿势,这样也可能有助于肠道气体的排出,减少肠胀气带来的不适,但要注意防止新生儿呛奶等情况发生。
四、就医评估
1.需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新生儿肠胀气伴有频繁呕吐、精神萎靡、发热、腹胀明显且逐渐加重、大便带血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新生儿存在肠道梗阻、感染等严重问题,需要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例如,肠道梗阻时,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会导致腹胀、呕吐等一系列症状,需要及时明确诊断并处理。
对于早产儿等特殊人群,出现肠胀气更要引起重视,因为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相对更不完善,更容易出现各种胃肠道问题,需及时就医评估,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