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良性疾病由前列腺间质和腺体增生致下尿路症状等发病与年龄增长、雄激素及相互作用相关病理是移行带和中央带腺体间质增生致尿道狭窄梗阻临床表现有储尿期尿频等、排尿期排尿困难等、排尿后尿不尽等诊断靠病史直肠指检、PSA检测、超声检查治疗分观察等待、药物(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手术特殊人群老年需综合评估选治疗方式并注意生活习惯合并其他病者需兼顾治疗防药物相互作用。
一、定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良性疾病,主要由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增生导致,进而引起下尿路症状和排尿功能障碍。
二、发病相关因素
1.年龄与性别: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50岁以上男性约半数有组织学上的BPH,80岁以上可达83%,主要影响男性群体。
2.激素因素: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是重要诱因,雄激素代谢产物双氢睾酮(DHT)在前列腺增生中起关键作用,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异常可促进前列腺细胞增殖。
三、病理改变
前列腺主要移行带和中央带发生腺体和间质增生,增生的腺体挤压尿道,导致尿道狭窄、膀胱出口梗阻,引起排尿困难等一系列症状。
四、临床表现
1.储尿期症状:尿频(尤其夜尿增多)、尿急、尿失禁等,因增生前列腺刺激膀胱三角区及后尿道所致。
2.排尿期症状:排尿困难、尿线变细、排尿费力、射程缩短等,由尿道受压、膀胱出口梗阻引起。
3.排尿后症状:尿不尽、尿后滴沥等,与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及残余尿量增加相关。
五、诊断方法
1.病史与直肠指检:询问排尿相关症状,直肠指检可触诊前列腺大小、质地等。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用于排除前列腺癌,正常参考值一般<4ng/mL,若升高需进一步排查。
3.超声检查:经腹或经直肠超声可测量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等,是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方法。
六、治疗原则
1.观察等待:适用于症状较轻、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评分<7分的患者,需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等),可缓解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
3.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症状、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如急性尿潴留、血尿、膀胱结石等)的患者,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需综合评估全身状况,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避免因手术或药物引发其他并发症,日常应注意避免久坐、憋尿,保持规律作息。
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治疗时需兼顾各疾病的治疗需求,谨慎选择药物,防止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