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头炎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感染因素有细菌性、真菌性、滴虫性,非感染因素是局部刺激和外伤,类型表现各异,诊断依临床表现、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感染性针对病原体用药、非感染性去除刺激等,预防需保持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等,特殊人群如儿童、糖尿病患者、女性伴侣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龟头炎是指龟头部因外伤、刺激或感染等因素引发的炎症,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二、病因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性感染:常见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因局部卫生不佳或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所致。
2.真菌性感染:以白色念珠菌较为多见,常发生于有糖尿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多由念珠菌定植或感染引发。
3.滴虫性感染:多因与滴虫感染的女性发生性行为后被传染,滴虫寄生在龟头部可引起炎症反应。
(二)非感染因素
1.局部刺激:尿液、肥皂、避孕套、清洁剂等刺激龟头,或过度手淫、性生活摩擦等均可导致炎症。
2.外伤:龟头受到外力撞击、摩擦等外伤后,易引发局部炎症反应。
三、类型及表现
(一)细菌性龟头炎
局部出现红肿、糜烂,伴有脓性分泌物,可伴有疼痛。
(二)真菌性龟头炎
龟头可见红斑、丘疹,边缘清晰,表面可有小水疱,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溃疡,常伴有瘙痒。
(三)滴虫性龟头炎
龟头出现红斑、丘疹,逐渐扩大,表面有小脓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可伴有瘙痒、疼痛。
四、诊断
依据患者龟头部位的临床表现(如红肿、皮疹、分泌物等)、病史(是否有不洁性行为、局部刺激史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如分泌物涂片或培养查找病原体以明确感染类型。
五、治疗原则
(一)感染性龟头炎
针对病原体选用相应药物,如细菌性感染可选用抗生素类药物,真菌性感染选用抗真菌药物,滴虫性感染选用甲硝唑等药物。
(二)非感染性龟头炎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保持龟头清洁干燥,避免摩擦等刺激,必要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缓解炎症反应。
六、预防措施
1.保持个人卫生,勤清洗龟头和包皮,尤其是包皮过长者,需翻开包皮清洁。
2.避免不洁性行为,性生活时可使用安全套。
3.避免过度手淫,减少局部摩擦刺激。
4.有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可择期行包皮环切术,降低龟头炎发生风险。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龟头炎多与局部清洁不到位有关,家长需帮助儿童轻柔清洗龟头,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二)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易反复发生龟头炎,需积极控制血糖,保持局部清洁,出现炎症时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三)女性伴侣
若男性龟头炎由女性阴道炎等妇科疾病传染所致,女性需同时接受治疗,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