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临床上分一期、二期、三期和潜伏梅毒,一期硬下疳多在感染2-4周生殖器出现无痛性溃疡;二期多在感染7-10周或硬下疳后6-8周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及多样皮肤黏膜损害;三期在感染数年甚至10-15年出现皮肤等部位损害及累及重要脏器,前兆表现可能不特异,有高危性行为应及时检查,要避免高危行为,孕妇需筛查预防母婴传播。
一、一期梅毒前兆
通常在感染梅毒螺旋体后2-4周左右出现硬下疳,这是一期梅毒的典型前兆表现。硬下疳一般为单个,也可能是多个,通常发生在生殖器部位,像男性的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女性的大小阴唇、阴蒂、宫颈等部位。硬下疳开始时是小红斑,很快就会发展为无痛性的炎性丘疹,之后丘疹会逐渐扩大,形成硬结,表面发生坏死,从而形成单个直径为1-2cm、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溃疡,溃疡面清洁,触之有软骨样硬度。对于有高危性行为且生殖器部位出现此类无痛性溃疡的人群,要高度警惕一期梅毒的可能。
二、二期梅毒前兆
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梅毒螺旋体由局部经淋巴结进入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就会进入二期梅毒阶段。一般在感染后7-10周或硬下疳出现后6-8周左右出现前兆表现。二期梅毒的前兆表现多样,可能有发热、头痛、关节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还可能出现皮肤黏膜损害,比如梅毒疹,其形态多样,有斑疹、丘疹、脓疱疹等,常泛发对称,不痛不痒,皮疹可累及掌跖部,这是二期梅毒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也可能出现扁平湿疣,好发于生殖器部位,为湿润的扁平丘疹,表面糜烂,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如果在感染梅毒后有过高危行为,之后出现上述全身症状和皮肤黏膜损害,需考虑二期梅毒的可能。
三、三期梅毒前兆
三期梅毒一般在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数年甚至10-15年发生,前兆表现主要是皮肤、黏膜、骨骼等部位出现梅毒瘤样损害,还可能累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比如心血管梅毒可能出现胸痛、心悸等前兆表现;神经梅毒可能出现头痛、认知障碍、感觉异常等前兆表现。但三期梅毒的前兆相对不典型,且一旦发展到三期,对身体的损害较为严重,所以早期发现一期、二期梅毒并进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梅毒的前兆表现可能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有高危性行为史,无论是否出现上述前兆表现,都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梅毒血清学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高危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以预防梅毒的感染。对于孕妇,要进行梅毒筛查,因为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严重影响胎儿健康,如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出生梅毒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