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身体处于虚弱状态,易因生理变化、保暖不当、过度劳累、情志因素及产后恢复感染等因素增加月子病发生风险,不同产妇在各因素上表现及耐受程度有别,需关注调养预防月子病
一、产后身体生理变化相关因素
女性在分娩后身体处于较为虚弱的状态,身体的各项机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例如,分娩过程中会导致骨盆韧带松弛、肌肉拉伤等,产后子宫收缩复旧等生理过程也会使身体经历一系列变化。此时身体的抵抗力相对较低,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调养,就容易为月子病的发生埋下隐患。从激素水平来看,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会急剧变化,这也会影响身体的正常机能,比如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的大幅下降,可能会对关节、肌肉等组织产生一定影响,若身体适应不良则可能增加月子病发生风险。
二、保暖不当因素
产后女性身体较为敏感,若保暖措施不当,比如过早接触冷水、穿着过少等,寒邪容易侵入体内。寒邪凝滞经络,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瘀滞。以关节为例,寒邪入侵关节后,会使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关节疼痛等月子病相关症状。不同年龄段的产妇在这方面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产妇可能相对更不注意保暖,但其实身体在产后同样需要良好的保暖来促进恢复;而年龄稍大的产妇身体机能恢复相对较慢,保暖不当更容易引发月子病。
三、过度劳累因素
产后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恢复身体,但如果产妇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过度劳累,比如长时间抱孩子、频繁起身活动等,会加重身体的疲劳感,影响身体的恢复进程。过度劳累会使身体的肌肉、骨骼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肌肉劳损、关节疲劳等问题,进而增加月子病发生的可能性。不同生活方式的产妇对此的耐受程度不同,那些本身生活方式较为劳累的产妇在产后若不注意休息,更易引发月子病;而生活方式较为规律、习惯休息的产妇相对而言在这方面风险相对低一些,但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四、情志因素
产后女性的情志状态也与月子病的发生有关。若产妇在产后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中,会影响体内的内分泌和气血运行。中医认为,情志不舒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的正常流通,气血不畅则可能引发身体的各种不适,包括可能导致月子病相关症状的出现。例如,长期抑郁的产妇可能更容易出现身体疼痛、睡眠不佳等类似月子病的表现。
五、产后恢复过程中的感染因素
产后如果发生感染情况,如产褥期感染等,也可能增加月子病的发生风险。产褥期感染会影响身体的正常恢复,炎症等因素会刺激身体,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异常反应,进而引发诸如关节疼痛、发热等类似月子病的症状。有过不良病史的产妇,比如既往有生殖系统炎症等病史的产妇,在产后发生感染导致月子病的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在产后更加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做好感染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