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可引发出血(轻时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大量出血可致呕血黑便等甚至失血性休克)、穿孔(突发剧烈刀割样腹痛等不及时干预可致腹腔感染等)、幽门梗阻(频繁呕吐宿食致营养摄入不足及水电解质紊乱)、癌变(老年及病程长者风险相对增加),老年人患胃溃疡症状不典型易延误诊治致严重后果风险升高,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饮酒、服非甾体抗炎药)会加重病情增并发症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者复发高且严重并发症风险比阴性者高2-3倍。
一、胃溃疡的严重性及主要后果
(一)出血
胃溃疡病灶处的血管可能被侵蚀,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出血。轻度出血时,粪便隐血试验呈阳性;而大量出血时,患者会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有10%-25%的胃溃疡患者会发生出血并发症,且老年患者等群体出血风险相对更高。
(二)穿孔
当溃疡穿透胃壁全层时,就会发生急性穿孔。此时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呈刀割样,且腹肌强直,如板状腹等表现。若不及时进行外科干预,可能会引发腹腔感染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临床数据显示,胃溃疡穿孔的发生率约为5%-10%。
(三)幽门梗阻
溃疡周围组织因炎症而出现水肿,可造成幽门梗阻。患者会频繁呕吐,且呕吐物中有宿食,长期如此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影响机体正常功能。一般来说,幽门梗阻在胃溃疡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4%,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相关的幽门梗阻,但胃溃疡也可引发。
(四)癌变
少数胃溃疡可能发生癌变,尤其是年龄较大(如50岁以上)、病程较长(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癌变风险相对增加。虽然胃溃疡癌变率较低,约为1%左右,但一旦发生癌变,会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治疗难度增大,生存质量和生存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不同人群患胃溃疡后严重后果的差异
(一)老年人
老年人患胃溃疡时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诊治,使得出血、穿孔等严重后果的发生风险升高。例如,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溃疡穿孔时可能腹痛症状不剧烈,易被漏诊。
(二)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以及酒精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溃疡病情,增加出血、穿孔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几率。另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的人群,也会因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使胃溃疡病情加重,进而提升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三)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人群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胃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胃溃疡复发率高,且更容易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溃疡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比阴性患者高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