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的引起原因包括过度劳损(职业因素和日常活动)、外伤(急性外伤和慢性损伤积累)、疾病因素(类风湿关节炎和感染)、年龄因素(儿童和中老年)以及性别因素(相对差异与个人生活方式等有关)。
过度劳损
职业因素:长期从事需要频繁使用手部的职业,如键盘操作员、织毛衣者、木工等,手部关节、肌腱反复进行屈伸活动,肌腱与腱鞘之间不断摩擦,容易导致腱鞘出现炎症反应。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键盘的人群,手部的拇指、食指等部位的肌腱和腱鞘因过度摩擦,很容易引发腱鞘炎。
日常活动:日常生活中频繁进行手部重复性动作,也可能引起腱鞘炎。比如长时间抱孩子、长时间玩手机游戏等,都可能使手部肌腱和腱鞘受损,进而诱发腱鞘炎。对于儿童来说,如果长时间过度抓握玩具等,也可能增加手部腱鞘炎的发生风险;女性在孕期和产后,由于身体激素变化以及手部活动量的改变,也容易出现手部腱鞘炎情况。
外伤
急性外伤:手部受到急性的外力撞击、扭伤等,可能直接导致腱鞘损伤,引发炎症。例如手部被重物砸伤,或者在运动中手部突然受到外力扭转,都可能使腱鞘组织受损,从而引发腱鞘炎。
慢性损伤积累:长期的轻微外伤积累,也会引起腱鞘的慢性炎症。比如经常用手进行一些需要较大力量的活动,虽然每次的损伤很轻微,但长期下来也会导致腱鞘出现炎症反应,逐渐发展为腱鞘炎。
疾病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累及关节滑膜,进而影响到腱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攻击关节组织,包括腱鞘,导致腱鞘炎症、增厚,影响肌腱的正常滑动,从而引发腱鞘炎。这种情况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较为常见,而且病情可能会随着类风湿关节炎的进展而加重。
感染: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腱鞘,可直接引起腱鞘炎。例如手部皮肤有伤口,细菌侵入腱鞘,引发感染性炎症。这种感染性腱鞘炎往往起病较急,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腱鞘炎可能与先天性腱鞘发育异常有关,也可能是由于过度使用手部,如长时间握持玩具等引起。儿童的手部骨骼、肌腱等组织还在发育阶段,相对脆弱,过度使用容易导致腱鞘受损。
中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肌腱、腱鞘等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和耐磨性下降,更容易出现腱鞘炎。中老年人群由于日常活动较多,手部肌腱和腱鞘的磨损也相对较多,所以腱鞘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腱鞘炎的发生率上并没有绝对的明显差异,但在一些特定的职业和活动中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女性可能更倾向于从事一些需要精细手部动作的工作,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更多的手部重复性活动,这可能会使女性相对更容易患上腱鞘炎,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具体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