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因前列腺组织细胞增殖致体积增大压迫尿道引发下尿路症状涉及雄激素代谢等多因素协同作用年龄增长是诱因临床表现有下尿路症状及合并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伴随症状诊断靠直肠指检、超声检查、PSA检测治疗分观察等待、药物(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手术,特殊人群中老年需定期检查、合并糖尿病要关注血糖、肾功能不全需谨慎选治疗方案。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前列腺肥大即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因前列腺组织细胞增殖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进而压迫尿道引发下尿路症状。其发病机制涉及雄激素代谢异常、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炎症反应等多因素协同作用,雄激素及其受体在其中起关键调控作用,随着年龄增长(通常50岁后发病风险逐渐升高),前列腺组织对雄激素的敏感性改变是重要诱因。
二、临床表现
1.下尿路症状:常见尿频(尤其夜间尿频增多)、尿急、尿不尽感,随病情进展出现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起始迟缓、尿线变细、射程变短、排尿间断等,严重时可发生尿潴留。2.其他伴随症状:若合并尿路感染,可出现尿痛;长期排尿困难可致肾功能损害,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
三、诊断方法
1.直肠指检:可触摸前列腺体积、质地等,是初步评估的重要手段。2.超声检查:经腹或经直肠超声可精确测量前列腺体积、形态及残余尿量,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内部结构显示更清晰。3.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用于鉴别前列腺癌,PSA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四、治疗方式
1.观察等待:适用于症状较轻、无明显下尿路梗阻的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症状进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药物治疗:常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可松弛前列腺平滑肌,缓解排尿困难;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等)能缩小前列腺体积,但起效较慢,需长期用药。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反复尿潴留、血尿、肾功能损害等)的患者,可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手术方式。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肥大发病风险升高,需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尤其是直肠指检和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并干预。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时,选择治疗方案需综合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及对全身状况的影响,优先考虑对全身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2.合并糖尿病患者:前列腺肥大可能加重排尿困难,进而影响血糖控制,需密切监测血糖,在治疗前列腺肥大时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药物,并注意保持尿道通畅以利于血糖管理。3.肾功能不全患者:前列腺肥大导致的尿潴留等情况可能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治疗时需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肾负担的药物,手术治疗需充分评估肾功能状态,确保手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