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治疗包含非药物的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等)与康复锻炼(如爬墙、钟摆、拉伸等),药物用非甾体抗炎药但有禁忌,手术适用于严重经长期规范非手术治疗无效且关节活动严重受限者,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康复锻炼需循序渐进,年轻患者要纠正不良姿势,有基础病史者康复或理疗时需监测生命体征等。
一、非药物治疗
1.物理治疗:
热敷:利用温热效应促进肩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一般可选择温毛巾或热敷袋敷于肩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可多次进行,需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尤其老年患者皮肤感觉可能减退,更要留意温度。
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通过物理因子作用于肩部,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局部组织代谢,促进恢复,治疗时需遵循专业理疗师的操作规范。
2.康复锻炼:
爬墙运动:患者面向墙壁,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攀爬,尽量抬高上肢,再缓慢降下,反复进行,可循序渐进增加活动幅度,年轻患者可较快适应,但老年患者需根据自身关节活动度逐步调整,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伤。
钟摆运动:身体前倾,患侧上肢自然下垂,以肩关节为中心做前后、左右摆动及圆周运动,通过重力辅助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不同年龄患者摆动幅度应依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
肩部拉伸:包括内收外展拉伸、前屈后伸拉伸等,缓慢轻柔进行拉伸动作,维持一定时间后放松,对缓解肩部粘连、改善活动度有帮助,特殊人群如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需注意拉伸力度,防止骨折等意外。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相关非甾体抗炎药])减轻肩部炎症反应及疼痛,但需注意特殊人群用药禁忌,例如孕妇、哺乳期女性及有严重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用药,且非药物治疗无效或疼痛严重时才考虑药物辅助。
三、手术治疗
适用于病情严重、经长期规范非手术治疗无效且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的患者,如关节镜下肩关节松解术等。手术有一定风险,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肩部病变程度,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耐受性可能较差,术后康复也需更加精心护理以促进恢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康复锻炼需更注重循序渐进,避免因关节退变等因素导致锻炼中受伤,同时要关注基础疾病对肩部恢复的影响,如合并糖尿病时需严格控制血糖以利于炎症控制和组织修复。
2.年轻患者:若因长期不良生活工作姿势引发肩周炎,需着重纠正姿势,避免久坐、长时间伏案等不良习惯,防止肩周炎复发,同时年轻患者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不可忽视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转为慢性。
3.有基础病史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在进行康复锻炼或物理治疗时需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因剧烈活动或理疗刺激引发心血管不适;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要注意肩部锻炼对神经系统症状的影响,必要时在多学科协作下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