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泌尿系统疾病,与雄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和雌激素相互作用、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炎症细胞浸润等有关,年龄是重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有储尿期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期排尿困难尿线变细等、排尿后尿不尽尿后滴沥等,诊断方法有直肠指检、超声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治疗原则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特殊人群需关注基础疾病、谨慎用药、定期检查并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一、定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是前列腺间质和腺上皮细胞增生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进而引起下尿路症状及泌尿系统梗阻等表现。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主要与雄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和雌激素的相互作用有关,此外,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炎症细胞浸润等也参与其中。年龄是重要危险因素,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通常40岁后开始出现增生,50岁左右出现相关症状,60岁左右症状明显加重。
(二)发病机制
前列腺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以及炎症反应等共同作用,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引起尿路梗阻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三、临床表现
(一)储尿期症状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尿频是早期常见症状,夜尿次数增多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膀胱顺应性降低或梗阻加重有关;尿急是指突然有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
(二)排尿期症状
包括排尿困难、尿线变细、排尿时间延长、射程变短等。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的典型表现,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增大压迫尿道,导致尿流阻力增加。
(三)排尿后症状
常见尿不尽、尿后滴沥等。这是因为前列腺增生导致膀胱残余尿量增加,膀胱有效容量减少所致。
四、诊断方法
(一)直肠指检
可触诊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是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但需注意操作时的轻柔规范。
(二)超声检查
经腹、经直肠超声等可清晰显示前列腺体积、形态及内部结构,有助于评估前列腺增生情况。
(三)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
主要用于排除前列腺癌,因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可能同时存在,PSA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五、治疗原则
(一)观察等待
适用于症状较轻、无明显下尿路梗阻的患者,需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二)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等)、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等)等,可缓解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三)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存在明显梗阻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男性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高发人群,需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用药时要谨慎,避免药物对其他器官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监测病情进展,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体现人文关怀,确保患者得到个体化的医疗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