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性质与程度有隐痛(持续性轻度,常见慢性胃部疾病)、胀痛(上腹部胀满进食后加重,常见消化不良等)、刺痛(尖锐如针刺,多因黏膜受刺激,胃溃疡可突发)、绞痛(剧烈阵发性,多因胃痉挛);疼痛部位主要在上腹部剑突周围,可偏移,放射至背部可能胰腺受累、放射至胸部需警惕其他器官问题;伴随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的恶心呕吐、反酸烧心、食欲减退,全身的乏力、体重下降、发热;不同人群有特点,儿童表述不清常伴呕吐腹泻,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且常合并基础疾病,女性生理期前后及激素影响可致胃痛。
一、疼痛的性质与程度
1.隐痛:多为持续性轻度疼痛,常见于慢性胃炎等慢性胃部疾病,患者上腹部有隐隐不适感,疼痛程度较轻,长期存在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2.胀痛:表现为上腹部胀满样疼痛,进食后多加重,常见于消化不良、胃排空延迟等情况,患者感胃部饱胀伴疼痛。
3.刺痛:疼痛尖锐如针刺,多因胃部黏膜受刺激引起,胃溃疡患者可出现此类刺痛感,发作较突然。
4.绞痛:疼痛剧烈呈阵发性,类似绞痛,常因胃痉挛所致,如进食生冷食物后胃平滑肌强烈收缩可引发。
二、疼痛的部位
1.主要部位:通常位于上腹部剑突周围区域,具体位置因个体差异及病因不同有偏移,如胃溃疡患者疼痛多在上腹部偏左或偏右且具规律性。
2.放射痛:部分患者胃痛可放射至其他部位,放射至背部可能提示胰腺受累(因胃部与胰腺解剖邻近,病变累及胰腺时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放射至胸部相对少见,需警惕是否合并其他器官问题。
三、伴随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胃痛时常伴恶心,严重时呕吐,急性胃炎因饮食不洁、幽门梗阻因胃内容物排出受阻可出现此症状。
反酸、烧心:多见于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等,胃酸反流致食管引起烧心感,伴胃部疼痛,患者感胸骨后灼热并向胃部放射。
食欲减退:胃痛时患者常食欲下降,长期可致营养不良,萎缩性胃炎患者多伴此症状。
2.全身症状
乏力:长期慢性胃痛可致患者乏力,因胃部疾病影响营养吸收,身体呈慢性消耗状态,活动耐力下降。
体重下降:慢性消耗性胃部疾病如胃癌,除胃痛外可致体重逐渐下降,因肿瘤消耗能量且影响胃消化吸收功能。
发热:某些感染性胃部疾病可伴发热,如急性化脓性胃炎,患者除胃痛外体温可升至38℃以上,因胃部感染病原体致炎症反应。
四、不同人群的胃痛特点
1.儿童
儿童胃痛表述不清,多以哭闹等表达不适,常见原因有饮食不规律、误食不洁食物等,常伴呕吐、腹泻,需家长密切观察其行为变化判断。
2.老年人
老年人胃痛症状常不典型,多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甚至无明显疼痛,以食欲减退、消瘦等其他症状为主,易被忽视,且常合并基础疾病,胃痛可能掩盖其他疾病表现,需排查。
3.女性
女性生理期前后因激素水平变化可影响胃部出现胃痛,女性患胃食管反流病几率与男性有别,激素因素致胃食管反流相关胃痛表现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