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结石是前列腺腺管或腺泡内形成含草酸钙等无机盐及上皮细胞等有机物的结石分内源性和外源性,病因有腺管因炎增堵塞致液潴留促结晶沉积、尿液反流致矿物质沉积、液分泌排出异常致成分聚集,临床表现有无症状体检发现及有症状合并感染梗阻等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表现,诊断靠超声可显强回声灶、X线可发现高密度影及辅助判断梗阻、CT准确性高显与周围组织关系,治疗分无症状观察等待及有症状手术干预如经尿道电切等,特殊人群中老年男性需定期泌尿系统检,儿童罕见要排查先天畸形等,合并基础疾病者需综合评估基础病影响选安全诊疗措施。
一、定义
前列腺结石是指前列腺腺管或腺泡内形成的结石,其成分主要包括草酸钙、磷酸钙等无机盐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等有机物,可分为内源性结石(与前列腺腺管内的代谢产物有关)和外源性结石(多由尿道反流的尿液成分沉积形成)。
二、病因
1.腺管堵塞:前列腺腺管因炎症、增生等原因发生堵塞,导致前列腺液潴留,进而促使无机盐结晶沉积形成结石。
2.尿液反流:尿道内尿液反流进入前列腺腺管,其中的矿物质成分逐渐沉积,是形成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
3.前列腺液潴留:前列腺液分泌异常或排出不畅时,易造成某些成分聚集,增加结石形成风险。
三、临床表现
1.无症状型:多数前列腺结石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
2.有症状型:若结石合并感染、梗阻等情况,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表现,合并急性感染时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为常用的初步诊断方法,可清晰显示前列腺内强回声灶,有助于发现结石的位置、大小等情况。
2.X线检查:腹部平片可发现前列腺区的高密度结石影;静脉尿路造影等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梗阻等伴随情况。
3.CT检查:对前列腺结石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能更清晰地显示结石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五、治疗方式
1.观察等待:对于无症状且未合并其他疾病的前列腺结石患者,通常采取观察等待策略,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变化。
2.手术治疗:当结石合并严重梗阻、反复感染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干预,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等综合评估。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结石发生率相对较高,需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关注结石变化及相关症状,若出现排尿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儿童患者:前列腺结石在儿童中罕见,若出现相关症状,需详细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感染等特殊病因,谨慎选择检查及治疗方案,优先考虑非侵袭性的诊断与干预手段。
3.合并基础疾病者:对于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诊断及治疗前列腺结石时需综合评估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选择更具安全性的诊疗措施,避免因治疗前列腺结石而加重基础疾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