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致病菌是志贺菌属中的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分别有不同特点,特殊人群感染需关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预防。其中福氏志贺菌是我国目前最常见致病菌,易致病情迁延成慢性;痢疾志贺菌毒力强致重症;鲍氏志贺菌感染表现有自身特性;宋内志贺菌多致轻型痢疾。儿童、老人、孕妇感染需特殊关注,要通过勤洗手等保持卫生来预防。
一、痢疾志贺菌
特点:是最早被发现的志贺菌,其毒力较强,可产生志贺毒素,能引起较为严重的肠道病变,感染后患者临床症状往往相对较重,容易出现高热、剧烈腹痛、频繁脓血便等表现,在过去曾是导致细菌性痢疾重症及死亡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但随着公共卫生状况的改善,其在整体细菌性痢疾致病菌中的占比有所下降。
二、福氏志贺菌
特点:是我国目前最为常见的致病菌,该菌适应性较强,在不同人群和环境中都较易传播和定植,感染后病情相对迁延,容易转为慢性,且复发率较高,这与福氏志贺菌具有一定的免疫逃避机制以及其在肠道内持续存在并引发炎症反应的特点相关,各年龄人群均可感染,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易感,在生活卫生条件较差、人群聚集的场所等更容易造成传播流行。
三、鲍氏志贺菌
特点:感染后引起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志贺菌属细菌所致的痢疾有一定相似性,但相对来说其引起的肠道症状特点有一定自身特性,感染率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总体在细菌性痢疾致病菌中的占比相对相对稳定,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不过在儿童群体中也有一定的感染风险,其传播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等经口途径进行。
四、宋内志贺菌
特点:一般引起的病情相对较轻,多表现为轻型痢疾,患者症状相对不典型,发热程度往往较低,腹泻次数相对较少,黏液脓血便等表现也相对较轻,但仍具有传染性,该菌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能力相对较强,在一些卫生条件相对不是特别严格把控的环境中容易造成传播,各年龄人群均可感染,尤其在卫生习惯较差的人群中更易发生感染情况,不过总体预后相对较好,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后大多能较快康复。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细菌性痢疾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体温、大便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后更易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如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和防护;孕妇感染细菌性痢疾时,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因为不仅要考虑对自身健康的影响,还要关注对胎儿的影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评估和相应处理,以确保母婴安全。在生活方式方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对于预防志贺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饮食前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等都要及时洗手,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生水等,以减少感染致病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