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感染性疾病多由急性附睾炎未彻底治愈迁延或无明确急性炎症过程致炎症持续附睾病理改变病因包括病原体持续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因素临床表现有阴囊坠胀隐痛钝痛可放射及触及硬结全身一般无明显症状急性发作有低热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超声等辅助检查治疗分抗感染和对症支持预后多数可缓解部分复发特殊人群老年需关注基础病生育期男性要评估生育所有患者需避免久坐等保持卫生作息适度运动降复发风险。
一、定义
慢性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急性附睾炎未彻底治愈迁延而来,也可无明确急性炎症过程,炎症持续存在导致附睾出现病理改变。
二、病因
1.病原体持续感染:如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持续侵袭附睾,引发慢性炎症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因性传播病原体(如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发展为慢性。
2.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导致尿液反流进入附睾,刺激附睾引发慢性炎症。
3.免疫因素: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可能对自身附睾组织产生免疫攻击,参与慢性附睾炎的发生发展。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阴囊部位常出现坠胀感、隐痛或钝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腹股沟区,劳累、长时间行走后症状多加重;部分患者可触及阴囊内附睾硬结,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界限可能不清。
2.全身表现: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但若炎症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低热等表现。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急性附睾炎病史、尿路疾病史等。
2.体格检查:阴囊局部检查可发现附睾增大、变硬,有压痛,与睾丸界限可模糊。
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方法,可见附睾体积增大、回声不均,部分患者可伴有鞘膜积液;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可提示白细胞计数可能轻度升高,病原体相关检查(如尿道分泌物涂片、培养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五、治疗
1.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抗生素,如细菌感染可选用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2.对症支持治疗:疼痛明显者可适当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局部可采用阴囊托带托起阴囊以减轻坠胀感;对于因尿路梗阻等因素导致的慢性附睾炎,可能需要针对梗阻因素进行相应处理。
六、预后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预后: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反复发作。若合并严重并发症(如附睾脓肿等)可能影响生育功能等。
2.特殊人群
老年患者:需关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对治疗的影响,用药时需谨慎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生育期男性:慢性附睾炎可能影响精子质量和生育功能,建议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进行生育相关检查,如精液分析等,以便早期干预。
生活方式方面:所有患者均应避免久坐、长时间骑车等,保持局部清洁卫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以降低慢性附睾炎的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