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起扁平疣由HPV感染引起,青少年儿童等易感染,可通过物理治疗(冷冻、激光)、药物治疗、自体免疫疗法等治疗,特殊人群治疗需考虑自身情况且治疗中要注意皮肤清洁等。
一、脸上起扁平疣的原因
脸上起扁平疣主要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HPV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细胞内并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从而引起皮肤良性赘生物。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年龄与性别:青少年和儿童相对更易患扁平疣,这与他们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有关;性别方面无明显严格差异,但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皮肤状态有一定影响,不过并非决定是否患病的关键因素。
生活方式:皮肤卫生状况不佳、经常与扁平疣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皮肤有外伤破损时接触到HPV病毒等情况,会增加感染HPV引发扁平疣的几率。例如,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若皮肤有细微破损又接触到被HPV污染的环境,就容易感染。
病史因素:本身患有其他皮肤疾病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者,比如患有湿疹等皮肤炎症性疾病时,皮肤抵御HPV入侵的能力下降,更容易感染HPV出现扁平疣;另外,有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由于机体免疫监视功能减弱,也较常人更易感染HPV而长扁平疣。
二、脸上起扁平疣的治疗
物理治疗
冷冻治疗:利用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通过液氮等低温介质接触疣体,使疣体局部细胞内形成冰晶,导致细胞损伤、死亡,从而达到去除疣体的目的。适用于疣体数目较少的情况,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结痂等,一般可自行愈合。
激光治疗:采用激光的高能量光束烧灼疣体,使其碳化、脱落。能精准破坏疣体组织,对于较小的扁平疣效果较好,但治疗后需注意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
药物治疗:可使用一些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的药物。比如外用的干扰素凝胶等,干扰素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帮助清除疣体;还有维A酸类药物,能调节表皮细胞的分化,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对扁平疣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过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自体免疫疗法: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来发挥作用,例如将自体疣体组织接种到皮下等部位,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清除扁平疣的目的,但该方法临床应用相对较少,且有一定的风险,需谨慎选择。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由于皮肤较为娇嫩,在治疗时应优先考虑相对温和的方法,如较小面积的扁平疣可先观察,若有增大趋势再选择合适的物理治疗等;孕妇患扁平疣时,药物使用需格外谨慎,一般先以观察为主,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可待分娩后根据情况再进行针对性治疗;老年人患扁平疣时,要关注其基础健康状况,若有免疫相关疾病等,治疗时需综合评估,选择对机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同时,无论哪种人群,在治疗过程中都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疣体,防止自身接种传播,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