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由多种病因致肝细胞黄疸、肝内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症候群起病隐匿多在生后数月出现黄疸,病因有感染性(病毒、细菌、其他病原体感染)和非感染性(先天性代谢缺陷病、肝内胆管发育异常),临床表现有黄疸消退异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肝功能、病原学、代谢病筛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病因和支持治疗,温馨提示需关注黄疸、孕期产检、新生儿护理及遵医嘱复查。
一、定义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肝细胞黄疸、肝内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起病隐匿,多在生后1~3个月内出现黄疸。
二、病因
(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常见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此外乙肝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多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产时、产后感染途径致病。2.细菌感染:如败血症等细菌感染累及肝脏可引发该病。3.其他病原体:弓形虫、梅毒螺旋体等感染也可导致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二)非感染性因素
1.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如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症等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因代谢通路障碍影响肝脏功能。2.肝内胆管发育异常:胎儿时期肝内胆管发育障碍,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引发肝内胆汁淤积及肝细胞损害。
三、临床表现
(一)黄疸
多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或消退后又复现,黄疸程度可轻可重,皮肤、巩膜呈黄色,且持续时间较长。
(二)肝脾肿大
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肝肿大,质地可偏硬;部分患儿伴有脾肿大。
(三)肝功能异常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同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肝功能指标异常。
四、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母亲孕期情况、新生儿出生时感染史等。
(二)体格检查
观察黄疸情况、肝脾大小等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明确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变化。2.病原学检查:检测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等相关病原体标志物,以明确感染病因。3.代谢病筛查:如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症等相关代谢指标检测。
(四)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等影像学检查可了解肝脏、胆道结构及形态,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胆管发育异常等情况。
五、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可采用抗病毒药物(具体药物遵医嘱),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则需调整饮食等针对代谢异常进行干预。
(二)支持治疗
保证患儿营养供给,可给予脂溶性维生素等补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促进肝脏功能恢复。
六、温馨提示
对于新生儿家庭,需密切关注新生儿黄疸情况,若黄疸出现早、进展快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孕期应重视产前检查,预防感染等高危因素。同时,新生儿免疫力较低,要注意避免接触感染源,加强护理,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且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