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较为严重时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会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可能导致发烧,不同人群尿路感染发烧有不同特点,儿童发烧常见且体温波动大、易有全身症状,成年女性易患且严重上尿路感染时发烧明显,老年人体温表现不典型且易加重基础疾病病情;其机制是病原体释放物质刺激免疫系统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应对时儿童要观察体温变化,超38.5℃及时就医,成人轻度发烧可休息、多饮水,高发烧或症状明显及时就诊,老年人要密切关注、及时就医并考虑其特殊情况。
一、不同人群尿路感染发烧的特点
儿童:儿童尿路感染时发烧较为常见,且可能体温波动较大。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发生尿路感染后更易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包括发烧。幼儿发烧时可能还伴随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表现,这是因为儿童身体对感染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感染容易扩散引发全身反应。
成人:成年女性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当发生急性肾盂肾炎这种较为严重的上尿路感染时,往往会出现明显发烧,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同时可能伴有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成年男性尿路感染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发烧情况也可能出现,但一般症状相对女性可能不典型。
老年人:老年人尿路感染时发烧表现可能不典型,部分老年人可能仅有低热,这与老年人机体反应性下降有关。同时,老年人往往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尿路感染发烧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更加重视。
二、尿路感染发烧的机制
尿路感染时,病原体在尿路繁殖,释放毒素等物质,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等被激活,会产生细胞因子等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会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导致发烧。例如,大肠杆菌等常见尿路感染病原体感染尿路后,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全身的发热表现。
三、尿路感染发烧的应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尿路感染发烧时,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体温易波动。若体温不超过38.5℃,可先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但要注意避免擦拭胸前区等敏感部位;若体温超过38.5℃,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因为发烧会使机体丢失较多水分,多喝水有助于冲洗尿路,促进病情恢复。
成人:成人尿路感染发烧时,若为轻度发烧,可通过休息、多饮水等一般处理观察体温变化;若发烧较高或伴随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
老年人:老年人尿路感染发烧时,由于其机体抵抗力差,病情变化较快,应密切关注体温及全身状况。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抗感染药物,并且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等,以促进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