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症状表现包括腹痛,典型腹痛在右上腹,可放射至右肩部或背部,进食油腻食物易诱发;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因炎症刺激胃肠及影响胆汁排泄;有发热症状,急性胆囊炎多有38℃左右低热或39℃以上高热,多为持续或间歇发热,化脓性胆囊炎发热更明显;当引起胆管梗阻时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儿童和老年患者出现黄疸需分别考虑不同情况。
一、腹痛
1.疼痛部位:
典型的胆囊炎腹痛多发生在右上腹,开始时疼痛可能不太剧烈,呈间歇性,随后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疼痛。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或背部。这是因为胆囊的神经分布与右肩部、背部的神经有一定关联,炎症刺激会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牵涉痛。对于儿童患者,腹痛部位可能不太典型,但同样可能以上腹部或右上腹为主,由于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需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由于感觉神经可能不太敏感,腹痛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2.疼痛诱因:
进食油腻食物后容易诱发腹痛。因为进食油腻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若胆囊有炎症,收缩时会引起疼痛加剧。例如,大量进食油炸食品、肥肉等后,胆囊需要收缩来排空胆汁帮助消化,炎症状态下的胆囊就会因收缩而引发疼痛。
二、消化道症状
1.恶心、呕吐:
胆囊炎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这是由于胆囊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炎症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的反应,使患者出现恶心,严重时会发生呕吐。儿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需要注意与其他胃肠道疾病鉴别,因为儿童胆囊炎可能同时合并其他消化系统问题。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本身较弱,恶心、呕吐症状可能会相对更明显,且恢复可能较慢。
2.腹胀:
患者会感觉上腹部胀满不适。这是因为胆囊炎症影响了胆汁的正常排泄,胆汁排泄不畅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食物消化吸收受阻,从而出现腹胀。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更容易出现胃肠蠕动减慢,进而加重腹胀症状。
三、发热
1.发热程度:
急性胆囊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也有部分患者体温可高达39℃以上。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因子释放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儿童患者发热时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热可能较快进展为高热,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老年患者发热时,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需要警惕是否合并有其他严重感染。
2.发热特点:
多为低热或中等度发热,一般是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如果是化脓性胆囊炎,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持续。
四、黄疸
1.黄疸表现:
当胆囊炎引起胆管梗阻时,可能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因为胆管梗阻后,胆汁排出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从而出现黄疸。例如,结石嵌顿在胆管开口处,就会引起胆管梗阻,进而出现黄疸。儿童患者出现黄疸时要考虑是否有先天性胆道发育异常等情况,老年患者出现黄疸则要警惕胆道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