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大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如病毒(EB、巨细胞等)感染、细菌(伤寒、败血症等)感染、寄生虫(疟疾、血吸虫等)感染引发;非感染性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溶血性贫血等)、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代谢性疾病(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及脾脏自身病变(肿瘤、囊肿等)导致。
一、感染性因素
(一)病毒感染
多种病毒感染可导致脾大,例如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体内EB病毒持续刺激免疫系统,引发脾脏淋巴细胞增生、肿大;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能累及脾脏,造成脾体积增大,相关研究显示该类病毒感染可通过免疫反应介导脾脏组织病理改变。
(二)细菌感染
某些细菌感染可致脾大,如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伤寒病,病原菌在体内引发炎症反应,可使脾脏出现充血、单核巨噬细胞增生等改变从而导致脾大;败血症时,细菌及其毒素可刺激脾脏,促使脾脏免疫活性细胞增殖,进而造成脾大。
(三)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也是脾大的常见原因之一,比如疟疾,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寄生繁殖,破坏红细胞,刺激脾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导致脾大;血吸虫病患者,血吸虫虫卵沉积在脾脏,引发肉芽肿性炎症反应,逐步导致脾脏纤维组织增生、脾体增大。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血液系统疾病
1.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大量克隆性白血病细胞进入外周血并浸润脾脏,使脾脏体积增大,各类白血病的病理进程中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脾大表现。
2.恶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肿瘤细胞可侵犯脾脏,引起脾脏淋巴组织增生,导致脾大,且随着病情进展,脾大可能逐渐加重。
3.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代偿性增生,同时脾脏作为破坏红细胞的重要场所,长期红细胞过度破坏刺激脾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致使脾脏肿大。
(二)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结缔组织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紊乱,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累及脾脏时可引发脾脏炎症性改变,导致脾大,这类疾病往往伴随多系统受损表现,脾脏受累是其全身免疫反应的一部分。
(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如乙肝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导致肝脏结构破坏,门静脉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升高,进而引起脾脏淤血,脾脏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出现脾大,门静脉高压时脾脏长期淤血是导致脾大的关键机制。
(四)代谢性疾病
戈谢病是由于葡糖脑苷脂酶缺乏,导致葡糖脑苷脂在单核巨噬细胞内蓄积,脾脏内大量含有葡糖脑苷脂的细胞聚集,引起脾大;尼曼-匹克病则是神经鞘磷脂酶缺乏,神经鞘磷脂蓄积在脾脏等组织细胞内,造成脾脏肿大,这类代谢性疾病多与遗传因素相关,具有一定的家族发病倾向。
(五)脾脏自身病变
脾脏本身的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如脾血管瘤)和恶性肿瘤(如脾淋巴瘤),以及脾脏囊肿等病变,可直接导致脾脏体积增大,肿瘤性病变会占据脾脏空间或刺激脾脏组织异常增生,囊肿则会使脾脏局部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