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一般性状检查涵盖尿量正常范围及过多过少相关病症、颜色正常淡黄及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对应病因、透明度正常清晰及浑浊成因;尿生化检查包含尿蛋白少量增多与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关联、尿糖阴性阳性与糖尿病或肾性糖尿关系、尿肌酐反映肾功能需结合血肌酐等判断;尿沉渣检查有红细胞正常少于3个/高倍视野增多提示泌尿系统出血、白细胞正常少于5个/高倍视野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管型透明管型偶尔见及病理性管型对应疾病与病史年龄等相关。
一、尿液一般性状检查
1.尿量: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1000~2000ml,尿量过多可能与糖尿病、尿崩症等相关,尿量过少可能提示脱水、肾功能衰竭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尿量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儿童尿量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需结合具体年龄评估。
2.颜色:正常尿液呈淡黄色,血尿时尿液可呈红色,可能由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引起;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常见于溶血等疾病;胆红素尿呈深黄色,多与肝胆系统疾病有关,性别因素对尿液颜色影响较小,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如大量饮水可能使尿液颜色变浅,而脱水时尿液颜色加深。
3.透明度:正常尿液清晰透明,若尿液浑浊可能因存在结晶、白细胞、红细胞等,结晶尿常见于某些代谢异常情况,泌尿系统感染时白细胞增多可致尿液浑浊,病史中有泌尿系统相关疾病者需重点关注尿液透明度变化。
二、尿生化检查
1.尿蛋白:正常尿液含少量蛋白,尿蛋白增多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如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致蛋白漏出,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尿是典型表现,不同性别在疾病易感性上可能有差异,老年人肾功能生理性减退时也可能出现尿蛋白异常,需结合病史排查相关疾病。
2.尿糖:正常尿糖阴性,尿糖阳性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也可见于肾性糖尿,即肾脏重吸收糖的功能障碍,生活方式中高糖饮食可能短时间影响尿糖结果,孕妇尿糖异常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可能。
3.尿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肌酐清除率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老年人肾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减退,尿肌酐水平可能下降,需结合血肌酐等综合判断肾功能状态,不同年龄人群尿肌酐正常范围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尿肌酐水平与成人有差异。
三、尿沉渣检查
1.红细胞:正常尿沉渣红细胞少于3个/高倍视野,红细胞增多提示泌尿系统出血,如泌尿系统结石可损伤尿路黏膜致出血,肾小球肾炎时也可出现红细胞尿,孕妇泌尿系统受增大子宫压迫等可能影响红细胞情况,需特别关注。
2.白细胞:正常尿沉渣白细胞少于5个/高倍视野,白细胞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女性因尿道短等生理特点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时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增加,病史中有泌尿系统感染史者复查时尿沉渣白细胞情况需重点观察。
3.管型:透明管型偶尔可见,病理性管型中红细胞管型见于肾小球肾炎,提示肾小球有出血性炎症,白细胞管型见于肾盂肾炎等,提示肾脏有化脓性炎症,不同疾病导致的管型变化与患者的病史、年龄等因素相关,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管型表现可能有其特点,需结合具体病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