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数量超出正常范围,按来源分为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畸形,多见于肾小球肾炎等肾病)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正常,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等病),表现有肉眼血尿(尿液外观异常)和镜下血尿(需显微镜发现),常见原因有泌尿系统疾病(炎症、结石、肿瘤、外伤)和全身性疾病(血液、自身免疫病),不同人群有相应特点及注意事项,发现后需进行尿常规等检查以明确来源及病因。
一、血尿的定义
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数量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可通过尿常规检测发现,当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超过3个,或非离心尿液中红细胞超过1个/高倍视野,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被定义为血尿。
二、血尿的分类
(一)按来源分类
1.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发生变形,多见于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此类血尿的红细胞形态多为畸形红细胞。
2.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未经过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形态多正常,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外伤、肿瘤等疾病,如输尿管结石、膀胱炎、肾肿瘤等。
三、血尿的表现形式
(一)肉眼血尿
尿液外观呈洗肉水色、血色或有血凝块等,肉眼即可观察到尿液颜色异常。
(二)镜下血尿
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才能发现红细胞增多,患者自身通常无明显尿液颜色改变的感觉。
四、引起血尿的常见原因
(一)泌尿系统疾病
1.炎症:如膀胱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炎症刺激导致泌尿系统黏膜充血、水肿,易引起红细胞渗出。
2.结石:输尿管、膀胱、肾脏等部位的结石,在移动过程中损伤尿路黏膜,可导致出血引发血尿。
3.肿瘤:肾肿瘤、膀胱肿瘤等泌尿系统肿瘤,肿瘤组织破溃出血可引起血尿,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4.外伤:肾脏、尿道等部位受到外力撞击发生损伤时,可出现血尿。
(二)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由于凝血功能异常,易导致泌尿系统出血。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累及泌尿系统引发血尿。
五、不同人群血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血尿需警惕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发生于感染后,常伴有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同时要注意先天泌尿系统畸形等情况,发现血尿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二)女性
女性血尿需注意与经期混淆,经期尿液检查可能出现红细胞干扰,导致假阳性结果,建议避开经期进行复查;另外,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相对常见,也可引起血尿,需结合症状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中老年
中老年血尿应高度警惕泌尿系统肿瘤,如无痛性肉眼血尿要首先排查膀胱肿瘤、肾肿瘤等,需进一步完善泌尿系统超声、CT等检查明确病因。
(四)有基础病史人群
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出现血尿,需考虑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导致血尿的可能,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并排查相关泌尿系统病变。
六、血尿的进一步检查
发现血尿后,通常需要进行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肾功能检查、泌尿系统超声、CT等检查,以明确血尿的来源及具体病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