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需询问性接触史包括性伴侣状况、性接触时间频率等及既往泌尿系统疾病史等,男性常现尿道刺痒灼痛等表现,女性症状不典型,实验室检查有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镜检、衣原体支原体检测,儿童少见且表现不典型,有基础病史患者需结合基础病综合判断。
一、病史采集
1.性接触史询问:需细致了解患者最近的性生活状况,包括性伴侣数量、性伴侣是否有相关尿道炎等症状表现。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不同性别在性活动中的风险因素存在差异,男性若有不安全性行为等情况,患病风险显著升高;女性同样受性接触方式及性伴侣健康状况等影响,全面掌握性接触史是判断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基础,需涵盖性接触的时间、频率、安全措施采取情况等细节。
2.既往病史考量:关注患者既往是否有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史,如既往是否有尿道炎反复发作情况、是否有性传播疾病感染史等。基础病史可能会影响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表现及诊断,例如有免疫缺陷基础病的患者,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后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结合既往病史综合分析。
二、临床表现观察
1.男性患者表现:男性常出现尿道刺痒、灼痛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轻度红肿,分泌物稀薄、量少,呈浆液性或脓性。症状的轻重程度因个体差异及感染病原体不同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症状可能相对隐匿,需仔细观察尿道局部的细微变化。
2.女性患者表现:女性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有尿道不适、尿频或排尿困难,宫颈水肿、充血、有黏液脓性分泌物等。由于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特点,宫颈等部位的炎症表现可能较男性尿道表现更易被忽视,需留意宫颈局部的体征变化。
三、实验室检查
1.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镜检:油镜(1000倍)下每视野多形核白细胞大于5个为阳性,此方法对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有一定诊断意义,但女性患者因宫颈分泌物中杂菌较多,该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仅作为参考指标,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衣原体检测:常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核酸扩增试验等方法。衣原体感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常见病因之一,通过检测衣原体抗原或核酸来明确是否存在衣原体感染。不同检测方法有其各自的准确性及适用范围,需根据实验室条件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3.支原体检测:常见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法、核酸检测等。支原体感染也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通过检测支原体相关指标来明确是否存在支原体感染情况,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差异,需综合评估检测结果。
四、特殊人群考量
1.儿童患者:儿童非淋菌性尿道炎相对少见,但若有相关接触史及不典型临床表现时需排查。儿童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更不典型,如仅表现为轻度尿道不适等,需谨慎评估,避免漏诊或误诊,需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接触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结合基础病情况综合判断。例如有免疫缺陷基础病的患者,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后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基础病可能影响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需在诊断过程中充分考虑基础病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判断的干扰,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