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发育不良在运动、姿势、反射、智力发育及喂养方面均有异常表现,运动发育落后表现为抬头、坐立等发育滞后,姿势异常包括身体发硬、头偏一侧等,原始反射异常表现为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等,智力发育方面对环境反应迟钝、认知能力落后,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无力等,这些异常与胎儿宫内不良因素影响等病史相关。
一、运动发育异常
新生儿脑发育不良在运动方面常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正常新生儿出生后3-4个月会抬头,脑发育不良的新生儿可能到4-5个月甚至更晚仍不能较好抬头;正常新生儿出生后5-6个月会坐,脑发育不良新生儿坐立等运动发育明显滞后。这与脑发育不良影响了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调控有关,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肌肉运动的协调性、力量等无法达到正常新生儿的发育水平,而这种发育异常与胎儿在宫内脑发育过程中受到的不良因素影响等病史相关,比如孕期感染等可能导致脑发育异常进而出现运动发育落后。
二、姿势异常
新生儿脑发育不良还可出现异常姿势。常见的有身体发硬,这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增高所致,在出生后数月内可观察到,这种身体发硬的情况与正常新生儿柔软的状态不同,是脑发育不良影响神经系统对肌肉张力调节的结果,可能与胎儿宫内缺氧等病史有关,胎儿宫内缺氧会干扰脑的正常发育,进而导致姿势异常。另外,还可能出现头偏向一侧、四肢屈曲等异常姿势,这些异常姿势反映了脑发育不良对神经系统支配身体姿势功能的破坏。
三、反射异常
原始反射异常也是新生儿脑发育不良的表现之一。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存在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等原始反射,一般在出生后3-4个月这些原始反射会逐渐消失。而脑发育不良的新生儿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或者原始反射减弱、消失不完全等。例如握持反射本应在3个月左右消失,如果新生儿4个月后仍有明显握持反射则可能提示脑发育不良,这是因为脑发育不良影响了神经系统对原始反射的调控机制,其发生与胎儿脑发育过程中受到的各种不利因素干扰有关,如孕期接触有害物质等病史可能增加原始反射异常的发生风险。
四、智力发育异常相关表现
在智力发育方面,脑发育不良新生儿可能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较迟钝。正常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能对声音、光线等有一定反应,而脑发育不良新生儿可能对声音的追听、对光线的追视等反应不灵敏。而且在认知方面,可能在相同月龄下较正常新生儿对事物的认知、理解等能力落后,这是由于脑发育不良影响了大脑的神经细胞发育、神经突触形成等,从而影响了智力发育,其发生与胎儿期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受到的损伤等病史密切相关,如早产等病史可能导致脑发育不良进而出现智力发育相关的异常表现。
五、喂养困难
新生儿脑发育不良还常表现为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无力、吞咽不协调等,导致吃奶时容易呛奶、奶量摄入不足等。这是因为脑发育不良影响了神经系统对吞咽、吸吮等口腔肌肉运动的支配,使得新生儿在进食过程中无法正常协调相关肌肉的运动来完成吃奶动作,这种喂养困难与脑发育不良导致的神经功能异常有关,而新生儿的喂养困难又可能进一步影响其营养摄入,不利于身体和脑的正常发育,其发生可能与孕期母亲的营养状况、是否有妊娠并发症等病史有关,如孕期母亲营养不良可能增加新生儿脑发育不良导致喂养困难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