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多样,消化系统症状有腹泻(轻重程度不同表现各异)、黏液脓血便(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腹痛(多在左下腹或下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规律)、里急后重(直肠黏膜炎症刺激所致)、腹胀(与肠道蠕动及积气有关);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中重度活动期常见)、营养不良(长期腹泻等导致)、乏力(与营养吸收障碍等有关);肠外症状有大关节疼痛、皮肤病变(如结节性红斑等)、眼部病变(如虹膜炎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儿童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治疗要关注药物副作用;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要考虑药物与基础病药物相互作用;孕妇病情活动影响胎儿,治疗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有其他病史者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原有疾病的影响。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轻度患者可能每日腹泻24次,粪便呈糊状;重度患者每日腹泻可达10次以上,甚至呈水样便。这是由于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减少。
2.黏液脓血便:大便中混有黏液、脓血,这是因为肠黏膜炎症、糜烂及溃疡出血所致。黏液脓血便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越重,脓血便越明显。
3.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也可涉及全腹。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疼痛一般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病情严重时,腹痛可持续存在。
4.里急后重:患者常有便意,但排便时又排不尽,总有肛门坠胀感。这是由于直肠黏膜炎症刺激导致直肠敏感性增加。
5.腹胀: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症状,可能与肠道蠕动功能紊乱、肠道积气等因素有关。
二、全身症状
1.发热:中、重度患者活动期常有低度至中度发热,少数呈高热。发热是由于炎症活动导致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释放炎性介质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
2.营养不良:长期腹泻、食欲减退等可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儿童患者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3.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这与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能量供应不足以及炎症消耗等因素有关。
三、肠外症状
1.关节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以大关节受累为主,如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疼痛与肠道炎症的活动可能相关,但并非所有患者的关节症状都随肠道病情缓解而改善。
2.皮肤病变:常见的有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皮肤病变的发生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
3.眼部病变:可出现虹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疾病,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溃疡性结肠炎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身高、体重增长情况,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有严重副作用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症状的耐受性可能较高,症状可能不典型。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与其他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孕妇:孕妇患溃疡性结肠炎时,病情的活动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增加早产、流产等风险。在治疗过程中,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4.有其他病史者:如患有肝病、肾病等其他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要考虑药物对原有疾病的影响,避免加重肝肾负担。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