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有消化系统表现如腹泻(多数反复发作,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频率因病情而异,儿童易脱水,是病情活动指标)、腹痛(轻至中度,左下腹或下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规律,精神紧张可加重,病史长有耐受性变化);全身表现如发热(中、重度活动期低至中度,高热提示并发症,儿童需警惕病情变化,老年易掩盖病情)、营养不良(长期腹泻等致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儿童影响生长发育,老年影响修复和免疫力,病史长易出现);肠外表现如皮肤黏膜表现(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女性更关注,儿童少但出现需积极处理)、眼部表现(葡萄膜炎、巩膜炎等,儿童影响视力发育,老年影响生活质量)
一、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腹泻,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这是由于炎症导致肠道黏膜糜烂、溃疡,黏液分泌增加以及出血所致。腹泻的频率可因病情轻重而异,轻者每日数次,重者可达十余次。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80%-90%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粪便中的黏液脓血是炎症累及结肠黏膜,使黏膜分泌亢进、糜烂溃疡出血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儿童患者腹泻表现可能因年龄小而更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需要密切关注。对于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的患者,腹泻往往是病情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2.腹痛:多为轻至中度腹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这与肠道痉挛及炎症刺激有关。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等。不同性别患者腹痛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生理期可能因身体整体状态变化对腹痛的感受略有不同。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可能会加重腹痛症状,因为精神因素可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病史较长的患者可能会对腹痛的规律更加熟悉,但也可能因病情反复出现对腹痛的耐受性变化。
二、全身表现
1.发热:中、重度患者活动期可有低至中度发热,高热多提示合并感染等并发症。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发热时更需警惕病情变化及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因为儿童对发热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且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对于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掩盖其他潜在病情,需要综合评估。生活方式中,若患者合并有其他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出现发热,需要注意鉴别。
2.营养不良:长期腹泻、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等可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儿童患者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旺盛期,营养需求大,肠道炎症影响营养吸收会对其身高、体重增长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则会影响机体的修复能力和免疫力,加重病情的进展。病史较长的患者由于长期疾病消耗,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状况,需要加强营养支持。
三、肠外表现
1.皮肤黏膜表现:可出现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结节性红斑多见于下肢,表现为红色疼痛性结节;坏疽性脓皮病则可出现皮肤溃疡等。不同性别患者皮肤黏膜表现无本质区别,但女性可能因皮肤美容等需求对皮肤病变更为关注。年龄方面,儿童相对较少出现此类肠外表现,但一旦出现也需要积极处理。生活方式中,皮肤的清洁护理等可能影响皮肤黏膜病变的恢复,需要给予相应指导。
2.眼部表现:如葡萄膜炎、巩膜炎等。眼部症状可能在肠道炎症活动时出现,与肠道的免疫炎症反应相关。儿童患者眼部出现病变可能会影响视力发育,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老年患者眼部病变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需要综合考虑眼部病变与肠道疾病的关系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