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尖锐湿疣由低危型HPV如6型、11型等感染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性行为活跃、免疫功能低下是危险因素,好发于外阴、阴道等部位,多数无症状,部分有瘙痒等,可通过临床表现、醋酸白试验等诊断,治疗包括物理等方法,需预防,如安全性行为、增强免疫、定期妇科检查。
一、定义
女性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HPV有多种亚型,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引发宫颈病变等,而低危型HPV如6型、11型等易导致尖锐湿疣的发生。
二、病因
(一)HPV感染
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当皮肤或黏膜有微小破损时,病毒易侵入上皮细胞内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进而引起病变。女性的外阴、阴道、宫颈等部位是HPV感染的常见部位,因为这些部位的黏膜相对薄弱,且性生活等因素容易造成黏膜损伤。
(二)危险因素
1.性行为因素:有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小等性行为活跃的女性,感染HPV从而患尖锐湿疣的风险较高。因为频繁的性接触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
2.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女性,机体对HPV的清除能力下降,更容易感染HPV并发展为尖锐湿疣。
三、临床表现
(一)好发部位
主要好发于女性外阴、阴道、宫颈、会阴等部位。外阴部位可见大小不等的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赘生物,表面凹凸不平,质地柔软。阴道内的疣体可能表现为黏膜上的颗粒状或片状增生物。宫颈部位的疣体有时需要通过妇科检查才能发现,表现为宫颈黏膜上的小突起。
(二)症状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外阴瘙痒、灼痛或性交后不适等症状。如果疣体发生糜烂、破溃,可能会有出血、疼痛以及继发感染等情况,继发感染时局部可出现红肿、渗液、化脓等表现。
四、诊断
(一)临床表现观察
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外阴、阴道、宫颈等部位的病变形态,如是否有典型的疣状增生表现,初步怀疑尖锐湿疣。
(二)实验室检查
1.醋酸白试验:用3%-5%醋酸溶液涂抹患处,若病变部位变白,则为醋酸白试验阳性,有助于辅助诊断尖锐湿疣,但该试验并非特异性诊断方法,因为一些非HPV感染的良性病变也可能出现假阳性。
2.HPVDNA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是否存在HPVDNA,能明确是否感染HPV以及具体的亚型,对于诊断和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
3.组织病理学检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可见表皮乳头瘤样增生、棘层增厚,有挖空细胞等特征性病理改变,这是诊断尖锐湿疣的金标准。
五、治疗
目前对于女性尖锐湿疣的治疗主要目的是去除可见疣体,改善症状,减少复发。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电灼等)、光动力治疗等。物理治疗可以直接去除疣体,但有复发的可能;光动力治疗对于清除亚临床感染病灶有一定优势。需要注意的是,治疗应在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操作。
六、预防
(一)安全性行为
使用安全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感染的风险,因为安全套能够减少性接触时病毒的传播。同时,应避免多个性伴侣,保持单一固定的性伴侣关系。
(二)增强免疫功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HPV的抵御能力。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免疫调节药物等。
(三)定期妇科检查
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HPV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以便早期发现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