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疣由HPV-2等亚型感染引起,好发于手部等部位,表现为特定丘疹等,可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可通过临床和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有物理和药物方法,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增强免疫力。
一、寻常疣的定义
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良性赘生物。HPV有多种亚型,其中HPV-2等亚型易引发寻常疣。
二、寻常疣的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
多见于手部,尤其是手指、手背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患病,这可能与他们的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以及接触病毒的机会较多有关。不同性别在好发部位上无明显差异,但手部活动多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因为手部皮肤容易出现微小破损,从而为HPV感染提供途径。
典型的寻常疣表现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呈灰褐色、棕色或正常肤色。数目可单个,也可多个,单个的寻常疣呈半球形隆起,多个的可相互融合。
2.症状特点
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压痛感,当疣体受到摩擦或撞击时,压痛会更明显。在儿童中,由于其活泼好动,手部容易受到外伤,从而增加了寻常疣的发病风险。如果儿童患有寻常疣,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搔抓疣体,以免引起自身接种,导致疣体增多。
三、寻常疣的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
与寻常疣患者直接接触,如握手等,可导致病毒传播。儿童之间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发生直接接触,所以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场所是寻常疣传播的一个常见环境。
2.间接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如毛巾、拖鞋等间接传播。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如果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就有可能感染寻常疣。对于免疫力较低的儿童,更易通过间接接触感染。
四、寻常疣的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
医生通过观察疣体的形态、颜色、分布部位等进行初步诊断。例如,手部出现表面粗糙的丘疹,结合发病部位等表现,初步考虑寻常疣。
2.辅助检查
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辅助检查,但在一些不典型病例中,可能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变组织的细胞形态,以明确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看到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出现乳头瘤样增生等特征性改变。
五、寻常疣的治疗
1.物理治疗
冷冻治疗:利用低温使疣体坏死脱落。对于儿童患者,冷冻治疗可能会引起一定的疼痛,但相对来说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后要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避免感染。激光治疗:通过激光的能量破坏疣体组织。激光治疗的优势是可以精准破坏疣体,但术后需要注意创面的护理,防止感染。
电灼治疗:利用高频电流烧灼疣体。这些物理治疗方法都是基于通过破坏疣体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尤其要考虑儿童患者的耐受程度和皮肤恢复情况。
2.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如鬼臼毒素等,但药物治疗相对物理治疗来说,效果可能较慢,且在儿童中的使用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皮肤和身体代谢等功能与成人有所不同,要严格遵循医疗规范,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六、寻常疣的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手,避免与寻常疣患者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脸盆等。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活动后,要及时洗手。
2.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对免疫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例如,保证儿童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同时要保证儿童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学龄前儿童需要12-14小时的睡眠时间,学龄儿童需要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