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并非单纯的性病,由其引发的部分疾病属于性病范畴。HPV传播途径多样,性传播为主要方式,某些型别引发的尖锐湿疣是典型性病,而它导致的寻常疣、扁平疣及与高危型HPV相关的宫颈癌等不属于性病。HPV引发疾病分为性病相关的尖锐湿疣,以及非性病相关的寻常疣、扁平疣、宫颈癌等恶性肿瘤。预防HPV感染可通过疫苗接种,不同价型适用年龄不同;保持安全性行为,正确用安全套、减少性伴侣等;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物品等。特殊人群中,女性要定期宫颈癌筛查,孕期感染也勿恐慌;男性感染多可自清除但可能传染,有疑虑应就医;儿童感染多非性接触,有异常疣状增生物需及时就医。
一、HPV是否是性病的答案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发的部分疾病属于性病范畴,但不能简单说HPV本身是性病。性病是指通过性接触传播的一类疾病,HPV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母婴传播及接触传播等,其中性传播是主要途径。某些型别的HPV感染可引起尖锐湿疣等典型的性传播疾病,这类由HPV导致且主要经性接触传播的疾病,符合性病的定义。然而,并非所有的HPV感染都会引发性病,比如一些低危型HPV可引起寻常疣、扁平疣等疾病,这些疾病通常不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不属于性病范畴。另外,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虽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相关,但这些癌症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性病。
二、HPV引发疾病的分类
1.性病相关疾病: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主要是低危型HPV6和11型)感染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好发于生殖器及肛周皮肤黏膜湿润区。其发病率在性传播疾病中位居前列,有研究显示在性活跃人群中较为常见。
2.非性病相关疾病:
寻常疣:多由HPV1、2、4型等感染引起,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手部多见,表现为黄豆大小与皮肤颜色一致或偏棕褐色的丘疹,表面粗糙。
扁平疣:主要由HPV3、10型等感染导致,好发于青少年的面部、手背及前臂,皮损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
宫颈癌等恶性肿瘤:高危型HPV如16、18、31、33等型别的持续感染,可使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而发展为宫颈癌。不过从感染高危型HPV到发展为宫颈癌,通常需要数年到数十年的时间,且不是所有感染都会进展为癌症。
三、HPV感染的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二价疫苗可预防HPV16和18型;四价疫苗在二价基础上增加了对HPV6和11型的预防;九价疫苗则能预防九种HPV型别,覆盖范围更广。不同价型疫苗适用年龄有所差异,一般二价疫苗适用945岁女性,四价疫苗适用2045岁女性,九价疫苗适用1626岁女性。男性也可接种部分HPV疫苗,以预防相关疾病。
2.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感染风险,但由于安全套不能覆盖所有可能接触HPV的部位,所以不能完全预防。减少性伴侣数量、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等健康的性行为方式,有助于降低感染几率。
3.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个人物品;注意外阴清洁,保持局部干燥。公共场所如游泳池、澡堂等可能存在HPV,应注意防护。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女性: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至关重要。2129岁女性,建议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65岁女性,可每5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怀孕女性若发现HPV感染,不必过于恐慌,大多数HPV感染不会影响妊娠过程,但需密切监测,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2.男性:男性感染HPV后多数可自行清除,但也可能成为病毒携带者传染给性伴侣。有多个性伴侣或从事高危性行为的男性,应关注生殖器官是否有异常增生物,如有疑虑及时就医。
3.儿童:儿童感染HPV主要通过非性接触途径,如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家长应注意儿童个人卫生,避免儿童接触可能被HPV污染的物品。如儿童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疣状增生物,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