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脑病是新生儿血糖低于正常范围且可致脑部损伤的病症,其诊断涉及血糖指标(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为低血糖,持续超24小时风险增)、临床症状与体征(神经系统及呼吸、体温等表现)、辅助检查(脑电图异常、头颅影像有脑损伤表现),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有高危病史新生儿更易患且需密切监测与干预。
一、定义
新生儿低血糖脑病是指新生儿血糖低于正常范围且由此导致的脑部损伤相关病症,新生儿血糖的正常范围通常为全血血糖2.2-7.0mmol/L(40-125mg/dl),当血糖低于2.2mmol/L时可考虑为低血糖,若持续低血糖或严重低血糖未及时纠正则可能引发低血糖脑病。
二、诊断标准相关方面
(一)血糖指标
1.低血糖的判定:通过采血检测血糖水平,新生儿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可诊断为低血糖。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日龄、出生体重的新生儿低血糖的判定标准可能略有差异,例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其代谢特点,血糖稳定机制不完善,可能低血糖判定标准会相对宽松一些,但一般也多以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作为初步低血糖的参考值。
2.低血糖持续时间:如果新生儿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如超过24小时仍未纠正,发生低血糖脑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因为长时间的低血糖会导致脑部能量供应持续不足,影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进而引发脑部损伤相关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二)临床症状与体征
1.神经系统表现:患儿可能出现嗜睡、反应低下、肌张力低下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呼吸暂停、昏迷等表现。例如,轻度低血糖脑病时新生儿可能只是精神萎靡,对周围刺激反应迟钝;而重度低血糖脑病时则会出现频繁抽搐,意识丧失,肌张力极度低下等情况。这些神经系统症状是由于低血糖导致脑部神经元功能障碍,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调控所致。
2.其他相关表现:还可能伴有呼吸不规则、体温不升等情况。呼吸不规则是因为低血糖影响了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体温不升则与机体代谢紊乱有关,因为脑部能量供应不足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正常运作,导致新生儿体温难以维持在正常范围。
(三)辅助检查
1.脑电图检查:低血糖脑病患儿脑电图可出现异常改变,如脑电活动减慢、出现癫痫样放电等。脑电图能够反映脑部神经元的电活动情况,低血糖导致脑部神经元损伤时,脑电图会出现相应的异常波形变化,有助于辅助诊断低血糖脑病。
2.头颅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头颅超声等检查可发现脑部异常改变,如脑实质水肿、脑梗死、脑白质损伤等表现。例如,在MRI上可能观察到特定区域的脑组织信号改变,提示脑部由于低血糖发生了缺血缺氧性损伤等病理改变,对于明确低血糖脑病的脑部损伤程度和范围有重要意义。
三、特殊人群考虑
(一)早产儿
早产儿由于其肝脏糖原储存少、糖异生酶活性低等代谢特点,更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且发生低血糖后更易导致低血糖脑病。因为早产儿的脑发育尚不完善,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更差,所以对于早产儿需要更加密切监测血糖,一旦发现低血糖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以降低发生低血糖脑病的风险。例如,对于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应尽早开始合理的喂养或必要的静脉葡萄糖补充,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之上。
(二)低出生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儿同样存在糖代谢调节能力较弱的情况,发生低血糖的概率较高,并且发生低血糖脑病的可能性也较大。在护理低出生体重儿时,要注意遵循科学的喂养和血糖监测方案,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措施,确保血糖稳定,减少脑部损伤的发生风险。比如,根据低出生体重儿的消化吸收能力,合理调整喂养的频次和方式,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三)有高危病史的新生儿
如存在窒息、感染等高危病史的新生儿,本身脑部就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损伤风险,再发生低血糖时,发生低血糖脑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对于这类新生儿,在出生后要加强血糖监测,同时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低血糖脑病并采取干预措施,最大程度减少脑部损伤对新生儿预后的不良影响。例如,对于有窒息病史的新生儿,出生后要每隔一定时间监测血糖,同时观察其精神反应、肌张力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