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可表现出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状以及盆腔区域、放射性疼痛等疼痛症状,实验室检查中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可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卵磷脂小体情况判断,尿常规可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超声检查能观察前列腺大小、形态等,若排尿和疼痛症状持续超3个月,结合既往急性前列腺炎未愈、泌尿系统感染、不良生活方式等病史,需高度怀疑慢性前列腺炎。
一、症状表现
1.排尿症状:
尿频:患者会感觉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排尿次数可大于8次,夜间大于2次,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膀胱敏感性增高。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若出现频繁排尿需警惕,可能是慢性前列腺炎影响;成年男性也可能因工作压力大、久坐等生活方式因素诱发炎症出现尿频;有前列腺相关病史的患者更要关注尿频情况变化。
尿急:突然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这是由于炎症使得膀胱逼尿肌功能紊乱,年龄较大的男性随着前列腺组织退变,更容易受炎症影响出现尿急;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酗酒、长期憋尿的男性,发生慢性前列腺炎出现尿急的风险增加。
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样疼痛或刺痛感,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其敏感性增高,年轻男性若有不洁性生活史等,易因病原体感染引发慢性前列腺炎出现尿痛;女性一般较少患慢性前列腺炎,但如有特殊情况涉及前列腺相关问题也需考虑尿痛因素,不过相对男性概率低很多。
2.疼痛症状:
盆腔区域疼痛:疼痛部位可位于会阴部、下腹部、耻骨上区、腹股沟区等,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坠痛等。不同年龄人群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基础上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时,盆腔区域疼痛可能更复杂;长期从事久坐工作的男性,因前列腺长期受压,更容易出现盆腔区域疼痛。
放射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阴茎、睾丸、阴囊等部位,比如疼痛放射至腰骶部时,年龄较小的男性如果有先天性前列腺发育相关问题,可能在炎症刺激下出现放射性疼痛;女性一般非前列腺原发问题,但若有盆腔相关疾病涉及类似放射痛需鉴别。
二、实验室检查
1.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10个/高倍视野,若白细胞计数>10个/高倍视野,提示可能存在炎症。不同年龄人群正常参考值可能有细微差异,儿童前列腺未发育完全,一般不做此检查;成年男性若生活不规律、有不洁性生活等,白细胞计数易出现异常;有前列腺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检查结果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卵磷脂小体:正常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丰富,几乎布满视野,当卵磷脂小体减少,数量<正常的1/2,分布不均时,多提示前列腺炎症。年龄较大的男性随着前列腺功能退变,卵磷脂小体易减少;长期酗酒的男性,会影响前列腺功能,导致卵磷脂小体异常。
2.尿常规检查:
一般情况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但有时可发现少量白细胞等,可用于排除尿路感染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对于女性,尿常规检查在判断是否有泌尿系统相关问题引发类似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时很重要;儿童若出现排尿异常,尿常规检查能辅助判断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进而鉴别是否为慢性前列腺炎相关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经直肠超声:可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正常前列腺大小约4cm×3cm×2cm,若前列腺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等,提示可能有慢性前列腺炎。不同年龄人群前列腺大小有差异,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常见,超声检查能帮助区分是单纯增生还是合并慢性前列腺炎;年轻男性若有频繁性冲动等生活方式因素,超声检查可辅助判断前列腺情况。
经腹部超声:也可对前列腺进行观察,对于肥胖等不适合经直肠超声的患者可选用。在判断前列腺整体情况上有一定作用,比如了解前列腺是否有占位性病变等,在考虑慢性前列腺炎时,结合经腹部超声结果能更全面评估前列腺状况。
四、症状持续时间及病史综合判断
1.症状持续时间:如果排尿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和疼痛症状等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就要高度怀疑慢性前列腺炎。不同年龄人群对症状持续时间的感知不同,儿童可能表达不清晰,需家长密切观察其排尿等情况;成年男性若因工作忙碌等未及时关注,症状可能迁延超过3个月;有既往前列腺相关疾病史的患者,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更支持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
2.病史:既往有急性前列腺炎未彻底治愈、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反复迁延、长期久坐、酗酒、频繁性生活或手淫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慢性前列腺炎的风险较高,在判断是否患病时需结合这些病史综合分析。比如有急性前列腺炎病史的患者,若后续出现上述相关症状且持续时间符合,就更倾向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