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评估患者一般情况、体格检查等;手术方式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适用于大多数有症状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体积中度增大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适用于各种程度前列腺增生,尤其适合担心冲洗液吸收过多及前列腺体积大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适用于高危及前列腺体积不是特别巨大患者);术后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导尿管通畅、进行膀胱冲洗、康复锻炼,特殊人群如老年、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相应事项。
一、术前评估
1.一般情况评估
需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不同年龄的患者身体状况和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增加手术风险。性别方面无特殊差异,但需关注患者整体健康状态。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是否吸烟、饮酒等,吸烟会影响呼吸道功能,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饮酒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等。还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是否有泌尿系统疾病史、手术史等,例如既往有前列腺相关疾病的治疗史可能会影响本次手术的方案选择。
通过体格检查,包括直肠指诊,可初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质地等情况;进行尿常规检查,了解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行肾功能检查,评估肾脏功能,因为前列腺增生可能导致尿路梗阻进而影响肾功能;还可能需要进行超声检查,明确前列腺的具体大小、形态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异常情况等。
二、手术方式
(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1.操作过程
患者采取截石位,通过尿道将电切镜插入前列腺部位。利用电切环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切除的组织会被冲洗液冲离手术视野并排出体外。手术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电切的深度和范围,以达到切除增生组织、解除尿路梗阻的目的。
2.适用情况
适用于大多数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尤其是前列腺体积中度增大(一般前列腺体积在80-100ml以内相对较适合)的患者,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经典手术方式之一,具有创伤相对较小、恢复相对较快等优点,但对于一些前列腺体积过大(超过100ml)的患者可能不是首选。
(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
1.操作过程
同样经尿道插入等离子电切镜,利用双极电流产生的能量来切割和凝固前列腺组织。与电切术相比,其具有冲洗液吸收少、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势。在切割过程中,能够更精准地控制组织的切除和止血,减少出血风险。
2.适用情况
适用于各种程度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尤其适合那些担心电切术冲洗液吸收过多风险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等可能因冲洗液吸收过多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以及前列腺体积较大的患者也可考虑该术式。
(三)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
1.操作过程
常用的激光有钬激光、绿激光等。以钬激光为例,通过光纤将激光传输到前列腺组织,利用激光的能量将增生组织击碎并汽化或切割下来。对于止血效果较好,术中出血相对较少。
2.适用情况
对于一些高危患者,如心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的患者较为适用,因为其创伤相对更小,术后恢复可能更快。同时,对于前列腺体积不是特别巨大的患者也可采用,绿激光对于治疗膀胱颈部梗阻等情况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三、术后注意事项
1.一般护理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因为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感染等情况,生命体征的变化可能是这些并发症的早期信号。要保持导尿管的通畅,避免导尿管扭曲、堵塞等情况,导尿管引流的尿液颜色、量等情况也需要密切观察,如果尿液颜色鲜红且量较多,可能提示有出血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2.膀胱冲洗
术后通常会进行膀胱冲洗,要注意冲洗液的速度和量,根据尿液的颜色调整冲洗速度,保证冲洗液能够有效将膀胱内的血块等冲洗出来,防止血块堵塞尿管。
3.康复锻炼
术后早期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如四肢的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在术后1-2周后可适当下床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可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但完全恢复正常的体力活动可能需要2-3个月的时间,具体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而定。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可进行雾化吸入等辅助排痰措施。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因为术后可能会因为冲洗液的使用等情况导致电解质紊乱。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需要在饮食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等方面进行管理,确保血糖在合适范围内。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密切监测心脑血管功能,如有不适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避免因为手术和术后恢复过程中出现心脑血管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