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如何区分开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方面存在差异。临床表现上,慢性胰腺炎有反复发作上腹痛等,胰腺癌有进行性加重腹痛等;影像学检查中超声、CT、MRI各有不同表现;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等有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有无癌细胞。
一、临床表现方面
慢性胰腺炎:患者多有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钝痛或剧痛等,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进食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如食欲减退、腹泻、体重减轻等,粪便可呈油腻状(脂肪泻)。此外,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血糖可能轻度升高,但一般不会迅速出现严重的血糖异常波动。在病程较长的患者中,可能触及腹部肿块,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胰腺癌:早期胰腺癌往往症状不典型,随着病情进展,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上腹部疼痛,疼痛程度较剧烈且持续不缓解,可向腰背部放射。患者体重下降较为明显,且呈进行性消瘦,同时可能伴有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等。胰腺癌还可能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出现糖尿病样症状,部分患者可在上腹部触及质硬、固定的肿块。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较多,症状可能被掩盖或不典型;女性患者在症状表现上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但需结合自身生理特点综合判断。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大量饮酒、高脂肪饮食等可能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这些因素也会影响两者的临床表现判断,有相关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人群需更警惕病情变化。
二、影像学检查方面
超声检查:
慢性胰腺炎:胰腺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能出现胰管扩张、胰管结石等表现,胰腺体积可正常、缩小或增大。例如,通过超声可观察到胰管呈串珠样扩张等特征性改变。
胰腺癌:胰腺内可见占位性病变,超声可发现胰腺形态失常,肿块处回声多不均匀,胰管可出现梗阻性扩张,表现为“胆管、胰管双扩张”征等。不同年龄患者超声表现可能因胰腺组织的生理状态不同而有差异,儿童患胰腺癌极为罕见,而中老年患者超声检查需重点关注胰腺占位情况。
CT检查:
慢性胰腺炎:胰腺轮廓不规则,胰管扩张,可呈串珠状,胰腺实质内可见钙化灶,胰腺周围可能有渗出、纤维化等改变。
胰腺癌:CT平扫可见胰腺肿块,多为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时肿块强化不明显,与正常胰腺组织对比更清晰,还可观察到肿瘤对周围血管、脏器的侵犯情况,如是否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等。对于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大量饮酒者行CT检查时需注意胰腺实质的细微改变,以便更早发现慢性胰腺炎向胰腺癌转变的迹象。
MRI检查:
慢性胰腺炎:胰腺信号不均匀,胰管扩张,可显示胰腺实质的纤维化等改变。
胰腺癌:MRI可更清晰地显示胰腺肿块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判断肿瘤的分期等有重要价值。在病史方面,有慢性胰腺炎病史的患者,需定期进行MRI等检查监测,因为慢性胰腺炎有一定的癌变风险,通过MRI动态观察胰腺组织的变化有助于区分是慢性胰腺炎进展还是恶变。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肿瘤标志物:
CA19-9:慢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A19-9可轻度升高,但一般升高幅度较小,多小于100U/ml;而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常明显升高,多数患者可高于37U/ml,且在病情进展时可能进行性升高。不过,CA19-9升高也可见于其他消化道疾病,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不同性别患者在肿瘤标志物水平上无显著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女性若同时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如妊娠、哺乳期),CA19-9水平可能受激素等影响,需注意鉴别。
其他标志物:如CEA(癌胚抗原)等,胰腺癌患者血清CEA也可能升高,但特异性不如CA19-9。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群可能会对某些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干扰,需在分析结果时予以考虑。
胰腺功能检查:
慢性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可发现胰酶分泌减少,如促胰液素刺激试验显示胰液分泌量、碳酸氢盐浓度及胰酶含量降低等。
胰腺癌:胰腺外分泌功能早期多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肿瘤破坏胰腺组织,可出现胰酶分泌减少等类似慢性胰腺炎的表现,但一般是在晚期才会较为明显。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脂肪、高糖饮食)的人群,定期进行胰腺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病变,区分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方面
慢性胰腺炎:胰腺组织可见腺泡萎缩、导管扩张、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炎症细胞浸润,一般无癌细胞。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金标准,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但难以区分的病例,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为慢性胰腺炎。在特殊人群方面,老年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时,需注意其身体耐受情况,操作过程中要谨慎,确保检查安全。
胰腺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癌细胞,细胞形态异型性明显,排列紊乱等。对于有慢性胰腺炎病史多年且出现病情突然恶化、肿瘤标志物急剧升高等情况的患者,更需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来明确是否发生癌变,区分是慢性胰腺炎还是胰腺癌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