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母婴垂直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传播、医源性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
1.母婴垂直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是新生儿乙型肝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包括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宫内感染是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屏障感染病毒;产时感染是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体血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而感染;产后感染则主要通过哺乳或密切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餐具等。
2.输血及血制品传播
新生儿在输血或使用血制品时,如果输入了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就可能导致感染。
3.医源性传播
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如注射、手术等,如果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规范,新生儿可能因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4.密切接触传播
新生儿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如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有乙型肝炎,病毒可能通过唾液、汗液等途径传播给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