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路感染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灼痛感、尿液异常、下腹坠胀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缓解不适、增加饮水量、局部清洁护理等。
一.症状
1.尿频尿急
感染刺激膀胱黏膜,导致排尿次数增多,甚至刚离开厕所又有强烈尿意,夜间可能频繁起夜。
2.排尿灼痛感
排尿时尿道或下腹部出现灼热、刺痛,严重时类似“刀割样”疼痛,可能伴随尿液浑浊或异味。
3.尿液异常
感染可能引发血尿(肉眼可见粉红色或茶色尿液),或尿液呈浓茶色、浑浊状,部分患者尿液有刺鼻氨味。
4.下腹坠胀
膀胱受炎症刺激时,可能出现下腹部隐痛、压迫感,性交或排尿后症状可能加重。
二.治疗方法
1.抗生素治疗
轻中度感染常用呋喃妥因、头孢呋辛酯等药物,需按医嘱治疗,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坚持用药,避免细菌残留导致复发。
2.对症缓解不适
排尿灼痛者可服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减轻刺激;疼痛明显时,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注意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增加饮水量
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约8杯),通过频繁排尿冲刷尿道,帮助排出细菌,但需避免过量饮用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
4.局部清洁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含香料或强碱性的洗液;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